等一下就抱你哦!~培養寶寶的耐心
更新 : 2018-09-20
孩子有沒有耐心可能會影響往後待人處事的成敗喔,父母得從孩子出生時就花心思培養孩子的耐心。然而,在嬰兒期,照顧者要同時顧慮到孩子信賴感的養成,因此,了解孩子哭聲或動作的意義,也是這時期的一個關鍵喔。
留心的話,您會發現︰現在的孩子可比我們當孩子時沒耐性多了。公車等了五分鐘還沒來,就開始不耐煩︰「媽媽,車子怎麼還不來?」要媽媽幫他打開一包糖果,媽媽還沒動手呢,他已把手伸得高高的,兩腳還一直跺著,嘴裡「啊﹗啊﹗」的叫個不停,媽媽總是沒好氣的說︰等一下不行嗎?
這是快速、匆忙的社會,孩子的沒耐性,雖然有其社會因素,但父母是不是曾有心的去培養也不無關係。
孩子的耐性,從出生的那一刻起開始培養
從發展上來看,四個月內娃娃的哭,都是生理因素,如餓了、尿布濕了所引起的,照顧者有必要「隨喚隨到」的去滿足孩子的需求,餵飽他,替他換尿布,並且抱他、親他,讓小小娃兒藉由一次次的接觸瞭解到他是被人愛著的,他的需求有人在關照著。
但是四個月到七個月大的寶寶,他們的哭就不再每次都是純粹的生理需求了。在前四個月受到細心照顧的基礎上,爸媽這時候就可以開始培養孩子的耐心。
怎樣培養孩子的耐性
當哭聲響起時,爸媽只要確定寶寶不是餓了、濕了,或者是有什麼不舒服,就不必急著放下手邊的工作去抱他,但要用緩慢、安定的口吻跟寶寶說話︰「小寶寶哭了喲﹗媽媽聽到了﹗可是媽媽正在洗碗呢,等媽媽碗洗好了,就去抱你哦﹗」寶寶雖然聽不懂媽媽到底在說什麼,但是媽媽安定的聲音和對他哭聲的回應,讓寶寶覺得很放心,但是媽媽也不是每次他一哭就會丟下手上的工作去抱他,他必須等一等。
當然,媽媽忙完了,還是要記得去拍拍孩子、抱抱孩子。
假如寶寶哭時,不僅能聽到照顧者的聲音,也能看到照顧者,那就更好了。因此,專家建議,工作時儘可能讓寶寶在您的身邊。
花心思是值得的
在這種溫暖氣氛下長大的孩子,到「狗都嫌」的兩歲年紀時,就能表現得比較有耐心,需求未能即時獲得滿足時,也不像一般孩子的急躁,比較可以講理,比較可以等,漸漸的,耐心就顯現出來了,對遊戲或一件工作的持續力也較長。
當然,孩子有個別差異,有的孩子天生是個急驚風,有的則是慢郎中,教養時所花的心力是不會完全一樣的,但是耐心的培養並不只是調整孩子行事的步調而已,牽涉的可能是孩子以後處事待人的成敗,爸媽值得在這方面花費一番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