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房間裡有沒有鬼啊?~五、六歲孩子的害怕

  電視靈異節目近來蔚為風潮,大人在觀看,是否想到一旁的孩子適不適合一起觀賞呢?孩子容易會被影像、聲音或大人的言談內容嚇住,但是他還沒有辨識真偽的能力,當真以後就會造成心理的陰影,這是不能不注意到的。

  最近,台灣的電視流行靈異話題,不論戲劇或綜藝節目,四處可見「鬼影幢幢」。今天聽到浩平問起︰「爸爸,我們班的偉偉說他看過鬼耶﹗『電視上的人』也看過喔﹗我房間裡有沒有鬼啊?會不會跑出來?你晚上可不可以陪我睡?」

  爸爸心想︰浩平的膽子一向很大,從小就一個人睡,也沒見他怕黑、怕怪物的;圖畫書裡即使有些較刺激險怪的情節或畫面,他也不覺得可怕,怎麼長大反而變膽小了?難道真的是因為看了靈異節目嗎?

無法分辨真實與幻想
  像浩平這樣的五歲兒,充滿好奇心,喜好新事物,想像力豐富,喜歡閱讀帶點神祕或刺激的故事,並不會覺得害怕。而電視節目提供了多樣的訊息,很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因此,電視在他們生活中往往佔有重要的地位。

  可是,一旦巫婆和鬼怪搬上了電視,情況就不同了。因為電視的聲光效果和氣氛的營造,都會讓孩子「信以為真」;尤其是五歲兒仍無法充分分辨真實與幻想,會以為電視上的鬼怪是真的。所以,電視、電影中這類可怕的情節,的確會使他們驚悸不已。

  事實上,0~2歲的孩子是處於「感覺動作期」。他們透過肢體及感官的直接經驗來瞭解外在事物,尚未具備運用語言及抽象符號的能力,所以只會對環境中的具體事物,例如噪音、陌生人、沒有見慣的東西等,感到害怕。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進入「前運思期」,以直覺來瞭解世界,開始以語言或符號代表他們所經驗的事物,並發展想像力,活動和感興趣的範圍逐漸擴大,漸漸的就會產生「想像的恐懼」,開始懼怕鬼怪及黑暗。

初生之犢不「識」虎
  研究發現,二~五歲幼兒對噪音、陌生的人事物、痛、墜落等刺激的害怕,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漸漸減弱;與此同時,對想像中的怪物、嘲笑、黑暗及其他有潛在危險情境的恐懼,卻隨著兒童認知能力的發展而增加了。

  所以,浩平小時候不怕黑、不怕怪物,其實是初生之犢不「識」虎,而不是「人小膽大」,長大了膽子卻變小哦﹗

  其實,孩子的懼怕大多來自於經驗或想像。現在的孩子有許多機會接觸媒體上的各種訊息,增加不同的經驗,並發展想像力;但另一方面,限於認知、經驗的不足,許多事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者因為影像刺激太過強烈而產生懼怕的情緒。

  對於孩子這類「想像的恐懼」,父母適切的「說明情由」,讓孩子瞭解事情的邏輯和真相,以及幫助他獲得應付害怕的信心和方法,比如告訴孩子「有需要時,爸媽會隨時幫助他」,或在孩子的房間裝上夜燈,怕黑時他可以開燈...,都有助於孩子克服恐懼。

  當然,父母自己津津有味地在看靈異鬼怪的電視節目時,要考慮在一旁的孩子是不是受到驚嚇了。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