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為何太胖與如何解決

李媽媽說:「孩子喜歡吃零食和甜食,想限制他的飲食,又怕妨礙他的發育。」陳媽媽說:「孩子長得胖嘟嘟的,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動作不靈活,容易受到挫折……。」您家的寶貝是否也有同樣的困擾呢?

為什麼會過胖?什麼原因造成孩子的肥胖呢?

遺傳因素
父母當中如果有一方較胖的話,孩子就比較可能肥胖,這是遺傳的因素造成的。

吃了過多含醣類和動物脂肪的食物
很多家長希望把孩子養得白白胖胖的,所以常常鼓勵孩子多吃。以前生活水準較低,食物中營養的含量也低,還不至於造成孩子過分肥胖,但現在的兒童食品大多是精製過的,有利於胃腸的消化吸收,因此孩子很容易餓,如果家長不加以控制,輕易讓孩子餓了就吃,無意中便會使孩子攝取過多的熱量。

一次喝了過量的牛奶
母奶和牛奶除了營養成分不同外,母奶還具有一種保護嬰兒「不過食」的作用。在孩子剛開始吸吮時,母奶中脂肪量較少,隨著不斷地吸吮,脂肪濃度會漸漸增加,到某一個濃度,孩子會因為膩而停止吸吮。牛奶就不同了,它的脂肪濃度始終如一,孩子一次可以喝很多,甚至超過他所需要的量,而造成肥胖,這一點是以牛奶代替母奶來餵哺孩子的媽媽們要特別注意的。

情緒因素
通常,孩子都是以不吃來表達心中的焦慮或不滿,但也有少數的孩子會在媽媽不理睬他的情況下,以「吃」作為最大的樂趣,如果又缺乏運動,能量消耗得少,便會造成肥胖。

內分泌病變導致的肥胖
這就需要由醫師檢查、治療了。

胖的孩子行動比較不靈活,比較容易感染下呼吸道的疾病,康復期也比一般孩子長。此外,今日的小胖子長大後有80%可能仍會是胖子(因為體內脂肪細胞數在十五歲已經固定),而成人肥胖症較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危機,是眾所周知的事實,所以孩子太胖並不是好現象。

「胖」是不是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不良的影響呢?即使有影響,也是來自他周圍人們的態度,比如成人常當會數落胖孩子:「胖嘟嘟的,動作那麼慢!」根據心理測驗顯示,孩子的反應有個別差異,例如:四歲以後,樂觀型的孩子不在乎別人說他胖,但閉鎖型的孩子則會因為別人說他胖而拒絕別人的邀請,影響人際關係。

太胖了,怎麼辦?
醫生的建議是從食物及運動兩方面著手

食物的控制
讓孩子吃高蛋白質、低脂肪、低醣的食物(例如:瘦肉、高蛋白奶粉)。食用高蛋白質食物容易產生飽足感,而且當我們食用的脂肪、醣類所供給的能量不夠時,吃下去的高蛋白質會供給能量的消耗,而不會囤積成為脂肪,這是一種相當有效的治療方式。只是家長要注意,除了攝取高蛋白的食物外,還要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

運動
多陪孩子參與一些活動量較大的運動或遊戲,同時,運動過後一定要避免讓孩子喝含有醣分的飲料。

老師與媽媽們的心得
孩子的飲食習慣是從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建立起來的,父母和幼稚園(所)老師應該互相配合,讓孩子健康地成長。

在幼稚園方面

活動安排:不妨多安排孩子從事翻、滾、爬等消耗體力的遊戲活動來促進孩子的食慾,同時可以藉著遊戲活動來轉移孩子的焦慮和不安。如果孩子排斥紅蘿蔔、空心菜、芹菜等食物,可以設法改善。比如1.逛菜市場:帶孩子逛市場、買菜,回來後切菜、煮菜。讓孩子從親自聞、摸、玩、洗、切、削、煮等經驗中,對食物產生情感,並樂於品嘗自己所烹煮出來的食物。2.種植蔬菜:讓孩子親自種些小白菜、空心菜,從澆水、拔草、觀察及記錄蔬菜成長的過程中認識蔬菜,等到菜長大後還可以拔下來煮食,享受努力的成果。3.餵養小動物:讓孩子試著養小鳥、雞、鴨等動物,家長可以施予機會教育,告訴孩子,任何動物要吃東西才會長得好,長得快。對不喜歡吃紅蘿蔔的孩子,家長可以讓他餵養小白兔試試看。

午睡時間的安排:午睡對孩子非當重要,良好的睡眠有助於胃腸的吸收。睡眠充足,孩子也會比較有力氣活動、情緒好、參與活動的興致也高。

在家庭方面

不以藥物為孩子進補,而在冰箱裏隨時準備有鮮奶、布丁、蒸蛋、肉丸、豆沙包等新鮮營養的點心,代替市面上只有熱量而沒有其他營養素的冰淇淋等食品。

本文摘自:信誼基金出版社-育兒錦囊集(生活篇)

最新觀點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