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發展遲緩

正常嬰兒從出世的第一個哭聲起,就具備了發展語言的先決條件。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開始建立認知發展和語言理解的雛形,也開始模仿環境中的聲音,發展出富於變化的語音和語調,漸漸學到口語的技巧。語言發展遲緩是指兒童之語言發展明顯落後其同年齡者。語言發展遲緩的孩子應儘早接受語言治療,並配合醫師的治療。父母必須了解,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父母耐心而趣味化的引導,以及關愛、支持的態度,不但可以幫助孩子順利發展語言能力,也將帶動孩子身心健全發展。

何謂語言發展遲緩?
強強喘呼呼地從外頭跑進來,一手拉著媽媽的裙角,一手指著門外:「依、啊…」地喊,媽媽放下手邊的家事,板起面孔對強強說:「媽媽教你多少次,說清楚,不要用指的,這麼大了連媽媽都不會叫,笨死了!」,在經過醫師的評估與檢查後,發現強強的聽力、智力都屬正常,口腔結構也正常,但有明顯的語言理解與口語表達能力發展遲滯的現象。臨床上,稱前述個案為「語言發展遲緩」。

語言發展遲緩的孩子應儘早接受語言治療,但是,多數個案的父母對語言發展過程認識不夠,往往難以接受診斷的結果,認為孩子只是說不清楚或不願說,長大就會好了;也有父母覺得不「會」說話沒有關係,只要會唸書就好了;更有的父母矯枉過正,要求醫師為孩子剪舌繫帶。種種錯誤的觀念和不肯合作的心態,使得治療時機一再延緩,造成孩子與他人溝通的困難,影響他社會化的發展,甚至產生學習障礙或偏差的行為。

語言發展的軌跡
幼兒的語言發展有著連續性與階段性-出生後到一歲,孩子由哭聲發展到牙牙學語的階段;一歲到一歲半之間,大多數的孩子會學到第一個真正有意義的字,例如:爸、媽、姐、哥,在逐漸習得更多語彙,但是大多數兩歲以前的孩子,仍是以組合單一的語彙來代替整個句子,例如:以「車車」表示坐車出去玩;兩歲以後,孩子會經過仿說階段而將習得的語彙組合,並逐漸發展出以複雜句型來表達。壹班來說,幼兒大約在七歲左右就可以說出準確、流利且成熟的標準語言。

影響語言發展的因素
幼兒的語言發展是一連串的學習過程,任何階段受到干擾都可能會影響下個階段,造成孩子語言發展與年齡不相符,甚至有明顯落後的現象。若三、四歲的孩子仍說不出任何有意義的語彙,就可能有語言發展遲緩的徵兆了。根據臨床上的個案分析,影響幼兒言發展的原因有下列幾點:

器官問題:幼兒成長階段若有腦部發育不全、腦受傷或先天性障礙時,語言發展必然會受到影響。

健康問題:瘦弱體質或長期生病的孩子,可能因為遊戲機會少、學習經驗欠缺,而不如健康幼兒的語言發展順利。

家庭狀況:和樂的家庭、關愛的父母,通常可以提供孩子較豐富的語言刺激和學習環境,孩子因而較早開始說話,表達能力也比較好。

學習能力:某些幼兒因有較敏銳的學習和模仿能力,語言發展的比較早也比較好;反之,則語言發展容易有偏差、落後的情形。

性別差異:一般而言,女孩的語言發展會較男孩早,而且口語表達能力也較好,但進入小學後,性別的影響減少,男、女孩的語言能力就沒有明顯差別了。

人格特徵:先天氣質較害羞、內向、畏縮的幼兒,語言能力會較差些。

促進語言發展的動力
幼兒天天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的善加引導、提供生動有趣的語言環境和良好的語言模式,是促進孩子語言發展不可或缺的動力。以下提出幾點建議供父母參考:

累積生活經驗:孩子從生活中學習、成長,因此,提供足夠的學習機會是父母親的責任。

在遊戲中學習:透過「玩」的過程,孩子的感官經驗獲得擴展,進而發展認知能力,學習運用語言。因此,父母不可忽視遊戲的重要,應是著透過遊戲讓孩子覺得學說話是件有趣的事。

協助拓展語言能力:請謹記,孩子的語言發展是先「了解」而後才會「說」,所以,協助幼兒了解事物以發展語彙是很重要的。對可以使用單字的幼兒,應增加他使用語彙的種類和完整性。

面對面地說話:孩子說話時,請蹲下來,讓孩子清楚地看到您的口型,以便學習正確的發音方法,同時避免用太艱深的字眼或成語。提供良好的語言模式,是父母的責任!

耐心地聽他說:當孩子有話要說時,不論他說得是否完整、清楚,都不要打斷他,或要他重說一遍,請以溫和的態度聽他說完,滿足孩子的表達慾望,讓孩子領會「與人溝通」的樂趣,並因而肯定自己的溝通能力。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