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愛玩~「玩」讓寶寶更聰明?
更新 : 2019-12-12
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中,爸媽對子女的教育問題格外重視,總希望能早一點「教」孩子什麼,或是讓他們去「學」些什麼。但是,如果能把握住孩子好奇、探索的天性,引發孩子主動學習的習慣,豈不是更加理想?
「玩」是孩子生活的重心,而對於小小孩而言,「玩」更是他探索周圍環境的方式。長久以來,已有許多研究證實,孩子藉著玩耍式的探索,不但能夠逐漸認識環境,並能增進認知的發展;而更進一步來說,孩子也憑藉著認知發展的精進,提高了向外探索的能力與層次。
為什麼愈玩愈聰明?
幾十年來,曾有不少學者做過關於孩子探索行為的研究,結果顯示,「探索」和「認知」之間有著緊密的相關性。
●接觸較多樣物品的嬰兒,探索行為的量和質都比較高。所謂的「質比較高」,是指孩子會嘗試用多種方法來玩一種東西,或是會把兩種以上的東西組合起來玩。
●較受關注的嬰兒,探索行為比較多,也比較有能力探索。所謂的「有能力」,是指孩子把兩種玩具放到一起玩的頻率較高,以及以合適的方法「玩」玩具的次數較多。
●若照顧者給予較親和而專注的回應,有助於嬰兒的探索行為。
●探索活動的「質」重於「量」。也就是說,嬰兒對一種物品作較持續的探索、較複雜的探索,與他將來做事的持續力有很大的相關性。
●嬰兒早期探索性的玩,對後來的認知發展有重大的幫助。研究顯示,常給嬰兒嶄新的物品,或是巧妙安排一些困難讓他去處理,對他日後的認知能力有加強的效果。
如何幫助孩子從遊戲中探索?
安排合適的環境
●為孩子準備一個玩耍的角落和一個矮櫃,讓孩子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各種玩具,也可以自由地選擇他要玩什麼。
●為孩子準備的玩具,必須符合孩子的發展狀況。
●玩具給孩子的反應必須是自然而明顯的。
●有時也可預先為孩子設計活動。例如,放音樂讓孩子跳舞,或為孩子準備好顏料,讓孩子作手指畫。
爸媽抱持的態度
●給孩子充分的機會,讓他可以主動向他人或物品探索、接觸。也就是把「主動」的機會留給孩子。
●儘可能讓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容許他嘗試錯誤,相信他有能力克服困難。例如,當我們看孩子玩拼圖時,很可能有一股衝動,想要告訴孩子怎麼拼排,但是,讓孩子自己發現要接那一塊,要怎樣利用線索,是更重要也是更有價值的經驗。
●在適當的時候幫助孩子擴展他的玩法。等孩子以自己的玩法玩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們可以提出一些建議,或提供一些物品,讓這個玩法更加豐富。例如,孩子拿著兩根小木棒互相敲打,過一會兒,我們可以建議他把棒子拿來滾,或是給他其他的東西,讓他用木棒敲敲看。
●鼓勵孩子說說他在玩什麼,讓孩子知道我們對他在玩的事情感到興趣。對於還不太會說話的孩子,我們可以大聲地把他剛才玩過的過程描述一遍。例如:「寶寶用紅筆在紙上畫畫,哇!畫得好快!現在又慢慢畫了!」
●除非絕對的必要,不要干擾或打斷孩子玩耍。這也是孩子練習專注的最好機會。如果不得已,也要提早預告,例如:「再過一下就要吃飯了!」
●即使事先為孩子安排好活動,仍要尊重孩子的意願。如果孩子不想玩,千萬不要勉強;如果孩子玩耍的過程和方式和我們預期的不同,不妨看孩子怎麼發展,說不定孩子會有出乎意料的玩法出現。
所以,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爸媽們,千萬別認為學習一定得是件正經八百的事,其實,玩耍不但也是一種學習,而且孩子會學得更自然、更開心呢!放手讓孩子盡情地玩吧!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