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覺是最早發展且分布最廣的感覺,而從人類的觸覺實驗也得到一致的結論:常被撫摸擁抱的寶寶,生理成長比較快、警覺性比較高、認知和社交能力也相對地強。本週特別企劃就將告訴你促進寶寶觸覺發展的5大tips喔!
研究發現,沒接受過觸覺刺激的猴子,個頭較小、生理發展較慢,社交能力也差;母鼠經常為幼鼠整理毛髮,有助於生長荷爾蒙的分泌。而從人類的觸覺實驗也得到一致的結論:常被撫摸擁抱的寶寶,生理成長比較快、警覺性比較高、認知和社交能力也相對地強。爸媽可以在家和寶寶玩些小遊戲,幫助寶寶發展良好的觸覺。
觸覺攸關寶寶生存
觸覺細胞分布在皮膚的深淺程度不一,有的能感受輕撫,有的則對較重壓力產生反應,其中攸關寶寶生存的尋乳反射和抓握反射,就是觸覺刺激所引起的。當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時,就能感覺媽媽撫肚皮的動作,出生後跟媽媽在產檯上的擁抱以及吸吮乳頭,則有助於安撫他離開熟悉的子宮的焦慮情緒。
尿布濕了、肚子餓了或情緒不安都跟觸覺有關,此時較重的觸覺刺激可以安撫寶寶的情緒,所以只要大人一抱起哭泣中的新生兒,或者遞上乳頭(奶嘴)提供口腔刺激,都能讓寶寶停止哭鬧。由此可知,觸覺也和情緒穩定息息相關;缺乏觸覺刺激的寶寶,通常比較敏感、愛哭、容易分心,造成日後學習效果不佳。
用口腔和手指認識物品
寶寶的觸覺敏感度和大人一般,手指與口腔最敏感,所以爸媽常可見到寶寶吸手指吸得津津有味。觸覺可以提供物體的大小、質地、形狀和軟硬等線索,隨著寶寶動作發展,3個月的寶寶俯臥時,上身可挺起45度趴著,手掌能一開一合試著抓握,所以他們會有意無意地抓抓沙發、摸摸床單,主動感受各種東西的觸感。
4個月大的寶寶開始具備移動能力,躺著、趴著時可以靠身體扭動和手臂力量改變角度,接著翻身也不成問題了,加上視動協調性增加,只要伸手可及的物品,他們都會想辦法塞進嘴裡,這是寶寶運用觸覺認識世界的策略。
6個月以上的寶寶愈坐愈穩,慢慢地從趴到坐、從匍匐前進到手膝爬行,甚至站起來跨出人生的第一步,探索的範圍愈來愈廣,對物品特性的認識也愈來愈多元。因為手指敏感度大於口腔,且手指輕移時感受最敏銳,所以慢慢地,寶寶拿到東西後會先撫摸、翻看、把玩,而不是馬上放進嘴巴咬。
觸覺也能傳遞社交訊息
觸覺表達的社交訊息,有跨文化的一致性,譬如我們只會和剛認識的人握手,但會愛撫親密的人;我們會開心擁抱很好的朋友,也會輕拍、按摩需要安慰的人。所以提供寶寶觸覺刺激的同時,也是在教導他如何傳遞社交訊息,有助於培育良好的人際關係。
5 tips 觸覺發展全體驗
.摸.按.搓.抱 感覺樣樣來
年紀愈小的寶寶愈需要大人主動提供觸覺刺激,當寶寶清醒時,除了哭泣時給予擁抱安撫,偶爾摸摸他的頭、小臉和四肢,一邊傳遞你很愛他的訊息,一邊也是在幫助寶寶觸覺發展。幫寶寶洗澡或換尿布時,用毛巾或雙手將水份壓乾或拍乾,抹乳液時有系統地搓揉、按摩全身,寶寶會覺得很舒服呢!
.各種材質物品 體驗觸感
全棉的衣服通常是爸媽選購寶寶衣服的首選,但也不妨把衣物上帶有立體圖案或其他質料的裝飾,讓寶寶撫摸抓握,其他像包裹身體的毛巾、洗澡的紗布巾、擦屁屁的濕紙巾或護理巾等,這些不同材質但不傷肌膚的物品,讓他很自然地感受各種材質創造的觸覺;而浴室的防滑地磚、客廳的石英磚、遊戲房的木頭地板和床邊四周的塑膠地墊,也可讓開始爬行的寶寶體驗不同觸感。
.人與環境 為認知發展加分
3個月的寶寶就能從抱抱的方式、氣味和皮膚觸感,區辨對方是不是自己熟識的人,所以只要確定對方沒感冒、有洗手,可試著讓寶寶和不同人接觸,同時學習人際互動。大自然中許多觸感也是家中缺乏的,譬如綠盈盈的草地、溫柔襲面的風或帶點刺刺的沙地等,外出對他的觸覺和認知發展都是加分。
.不同玩具 體驗多元媒材
給寶寶的玩具儘量多元,兼顧不同大小、質地、形狀和軟硬度,譬如6個月以上的寶寶很適合玩桿狀的搖鈴、毛巾料柔軟的大玩偶、圓形突起的觸覺球、光滑的鏡面玩具。10個月大的寶寶就可以和爸媽一起玩手指膏、抓小紅豆、摸粗粗的鹽巴、敲打光滑的不鏽鋼鍋和共讀硬殼書喔!
.身體遊戲 隨時隨地玩觸感
從他4個月會翻身以後,可以玩毛巾遊戲,或翻滾、盪鞦韆、拖行遊戲。即使手邊沒道具,也可以用頭髮搔弄寶寶的鼻子或腳底,伸出手指戳戳他的胳肢窩呵癢(較大嬰兒才會怕癢),假裝追逐爬行的寶寶等,都可以能幫助他的觸覺發展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