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移動的教室,陪伴孩子走路!

 假如有一批孩子經常利用假日外出走路,將可以直接接觸大自然,體驗山川大澤,減少在屋子裡接受間接經驗、虛擬媒體訊息的機會,這就當代孩子的成長會是很值得努力的事!質言之,做為陪伴孩子成長的我們,該試著邀孩子走到戶外,讓孩子習慣在走路中學習知識、欣賞風景、相互聯誼,也思考生命意義,沈澱人生經歷……

 「到劍湖山世界,大家很喜歡那裡的遊樂設施,都玩瘋了,到溪頭走森林步道大家走得很累,都哇哇叫。」唸國中的兒子畢業旅行回來告訴我這樣的事。這樣的事和我過去帶孩子到野外的經驗相彷彿,孩子們不喜歡走路,寧願在家看電視。

  「曾幾何時,我們孩子的生活主要在學校、家裡和安親、補習班打轉,往來都是家長接送,少有走路,更難得走長長的路,時日久了,孩子不愛走路,稍微走一點路就哇哇叫。」在往富貴角的遊覽車上,我這樣告訴家長。

 「爬山,爬大山,走一段長長的路,這時才深刻體會到什麼是『意志力』,登山山頂,最漂亮的風景都展示在眼前,這時候才感覺到一切走路的辛苦都很值得。」我在五二三登山社在社大辦的課程講演中,我這樣告訴學員。

「有些學校鼓勵孩子走路上學。就是有人焦慮現在孩子不勤快於走路的困境吧!」看完國語日報有關『走路上學』的報導後,我這樣告訴自己。
……


從孩子的生活現況反思
  是類似的體會,讓我想要舉辦陪伴孩子走路的活動,甚至發展陪伴孩子四處走走的體驗及學習團體。

 假如有一批孩子經常利用假日外出走路,將可以直接接觸大自然,體驗山川大澤,減少在屋子裡接受間接經驗、虛擬媒體訊息的機會,這就當代孩子的成長會是很值得努力的事!質言之,做為陪伴孩子成長的我們,該試著邀孩子走到戶外,讓孩子習慣在走路中學習知識、欣賞風景、相互聯誼,也思考生命意義,沈澱人生經歷……


啟發孩子走路的動力
 這一次的富貴角之旅,我刻意安排走一段較長的路;從老梅公園走燈塔步道,經富貴角燈塔到富基漁港。

 「這一次我們要走將近一個小時的路!」那天在遊覽車上,我這樣宣布。
 我安排小朋友在下午時段走路。為了這段路,活動前我來回走了兩遍。心中的假設是,我帶的這批孩子是不常走路的都市孩子。我邀他們走路,啟發他們走路的動力,發展走路的樂趣為了這樣的事,首先要有愉悅的走路經驗,使孩子不致於厭煩走路;接下來的走路影響孩子的諸多好處才有可能發生。。所以我在努力於一個不讓孩子感到厭煩的走路經驗。


  十月天,東北季風拂面而來,水氣不豐,雲氣稀薄,秋高氣爽,走在海邊步道,遠眺湛藍大海,該是愉悅的事。我這樣想像著。

  那天下午的行程先到老梅公園,再來是行走燈塔步道;只是要盤算走燈塔步道的時機。太接近中午,陽光帶點炙熱,走起來很辛苦。過二時三十分,陽光偏西,天氣涼爽。這個時候踩踏柔軟的草地,會很舒服。

 走路前我邀孩子討論早上學習到的知識,也邀孩子到瞭望台觀看海邊風景。時間在二時三十分左右,我們開始步行,一起往燈塔的方向行去。


不需言語的學習之路
 相對於早上偏知性的學習和觀察,下午的燈塔步道走路,我讓孩子放空,就純粹只是走路。走走路,看風景,聊聊天。

 有小朋友聊倒扁;有小朋友撿拾鬼針草捉狹人的衣服背後;有小朋友摘採小花小草沾黏頭髮、衣服,供做飾品;有小朋友比賽跑步,看誰走在前面;也有小朋友一路喊累,腳疼……

 不太清楚,這樣的走路,可以具體的收穫到什麼?對小朋友而言。但是可以確定,孩子都擁有同樣湛藍的天空,接觸同樣微涼的季風,遠眺蔚藍的大海,也聆聽到喧鬧友伴的聲音,還有大部份的孩子有時跑,有時跳的,他們是這樣走完全程的

 「我還以為陳老師在步道上會做解說,沒想到什麼都不說。」隨行的助理思樺說:「我發現小朋友很快就自己玩了起來,玩得很High!」

 是了,這個時候老師斂藏起所有說教的企圖、知識提示的期待,在任何隱喻都不輕易洩露的堅持下。我陪伴孩子走完全程。


◎作者小檔案
陳健一,現任上善人文基金會<移動的教室>專案召集人,台灣土地倫理發展協會秘書長。長期關懷孩子人文教育,認為透過多樣、深度的豐富經驗,會是啟動孩子人文素養的重要契機。所以,帶孩子走過台灣各地,讓孩子從土地上體會寬厚的生命義理,這樣的「移動」教學,稱做><移動的教室>

◎推薦:天很大,雲很藍~歡迎大家一起來參加「媽媽的自然教室」!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