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科學啟動A+寶寶~寶寶在子宮裡的學習

  我們知道,當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時,他會伸懶腰、轉身,而他的感官知覺也勤奮的在處理所有送進來的訊息。但是,他是不是已有記憶能力?如果有,這些記憶會不會影響寶寶的行為;也就是說,這是不是代表一種早期的學習型式呢?
  本次的懷孕期特別企劃,將摘錄「好書大家讀」推薦書籍:《艾蜜莉,點蠟燭:腦科學啟動A+寶寶》之內容,讓準父母們對於小生命的學習歷程,能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

  我們知道,當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時,他會伸懶腰、轉身,而他的感官知覺也勤奮的在處理所有送進來的訊息。但是,他是不是已有記憶能力?如果有,這些記憶會不會影響寶寶的行為;也就是說,這是不是代表一種早期的學習型式?


寶寶已有短暫記憶能力?!
  過去,科學家們認為,記憶能力在寶寶出生後才開始發展。而亞伯力克佩珀醫師在實驗觀察中發現,胎兒第一次聽到汽車喇叭聲時,動得非常厲害,不過,在聽過幾次喇叭聲後,反應就越來越少,最後甚至不當一回事,不再有反應了。他當時提出的看法是,喇叭聲留下了一個痕跡,使胎兒不再對這個聲音做出反應。


記憶痕跡由懷孕23週開始
  後續的研究證實了亞伯力克佩珀醫師的觀察結果,並做了許多延伸的研究。這個亞伯力克佩珀稱之為「記憶痕跡」(memory trace)的東西,今天我們稱它為習慣(habituation)。它是一種最簡單卻不可或缺的學習過程。在我們一生中,習慣都將扮演重要的角色,它是讓我們對重複出現的刺激,不會再做出激烈反應的一種能力。在第一次受到驚嚇之後,寶寶對汽車喇叭聲漸漸習慣。超音波顯示,就算受孕後才23週的胎兒,就已有這種能力。習慣會先出現在女性胎兒上,此研究結果再度證實女性神經系統的發展比男性的神經系統早


寶寶對子宮裡聽過的音樂有短期記憶
  為了要了解胎兒對一項記憶可以記住多久,亞伯力克佩珀在孕婦九個月的孕期裡,都播放一特定的曲調給孕婦聽,而播的聲音大到足以讓胎兒聽到並有機會對這個曲調熟悉。結果,寶寶出生後一週,在聽到這首特定曲調時的反應,和他聽到從沒聽過的曲調時的反應大不相同。只是,兩個禮拜後,寶寶已不再能分辨哪個曲調是他熟悉的,哪個不是了。這樣的結果顯示,胎兒可以有記憶,不過只能維持相當短的時間


長期記憶由出生後2週開始
  我們知道,成熟的神經系統裡,有個稱為「海馬」(hippocampus)的區域,對記憶很重要。因此,我們對受孕後約五到六個月,海馬區有著快速的發展充滿了興趣。然而,為了要把記憶存久一點——存個幾個月、幾年——腦部必須把記憶的東西轉到寶寶的大腦皮層去。而這種轉換,在出生後兩個禮拜才會出現。

  現今我們對記憶是如何形成及學習如何發生的了解,使我們認為,未出生的寶寶,他的記憶是無法持久的。不過,記憶和學習的基本過程,在寶寶還在子宮裡時,就已經在發展了,而這種能力能讓寶寶一出生,就得以發揮作用。


※ 本文節錄自《艾蜜莉,點蠟燭:腦科學啟動A+寶寶》,Norbert Herschkowitz & Elinore Chapman Herschkowitz 著,呂素美譯,信誼基金出版社。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