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寶寶數學的任督二脈
更新 : 2021-03-11
媽媽從甄甄很小的時候就教他數數兒,雖然1歲8個月就能從1唸到10,但現在已經2歲2個月,給他5顆葡萄問他總共幾顆,甄甄數完1、2之後不但直接跳到4,還回答7顆,就算數對了也是回答8顆。媽媽很擔心呢,怕甄甄跟自己一樣數學不靈光……
爸媽可能覺得很不可思議:其實從嬰兒時期,寶寶就能做簡單的加減運算呢!但是學習從1唸到10、並且將唸唱1到10和數數兒正確配對,則是另一門學問。通常寶寶要2歲以後,才能做出3以下的加減簡單運算。
嬰兒就會3以下的加減運算
雖然爸媽很難察覺,但科學家告訴我們:即使只有3個月大的小寶寶,就已經具備基本的數量分辨能力。研究者給3個月的嬰兒看一系列的電腦畫面,每一畫面都包含三件東西(三朵花、三個氣球、三隻熊等),若偶爾出現兩顆蘋果或兩隻青蛙,正在吸吮的小寶寶會吸得更快或是看得更久,顯示他們能覺察數量差異。
5個月的嬰兒甚至能將畫面和聲音配對。實驗者在小寶寶眼前呈現兩枝筆和三顆球的畫面,如果他耳邊聽見的是兩聲鼓聲,則他的眼睛會盯著兩件東西的畫面。不過當物品大於三件時,就超出寶寶能理解的範圍了。
7個月的寶寶甚至還能做3以下的加減運算。爸媽可以變個「魔術」,觀察寶寶的反應:在寶寶面前立起一本書,並讓三輛小火車通過書本後面,火車通過時,爸媽從書本後方拿起原先藏好的一輛小火車,並高舉給寶寶看,當寶寶發現從另一邊跑出來的還是三輛火車時,寶寶會露出訝異的表情。爸媽也可以拆下兩輛小火車,但是只show給寶寶看一輛,則他會預期有兩輛從另一邊出現,等寶寶看到只剩一輛時,他會覺得很有趣。
邏輯正確,數錯也別在意
隨著語言能力的進步,從1歲半開始,寶貝能更明顯地表現出數理知識。雖然他可能用1、2、4、6來數4顆葡萄,但這種數數方式其實符合邏輯。首先,它合乎一對一的配對原則,一顆葡萄只數一次;其次,數數兒的順序由小到大,而不是1、4、6、2亂跳;最後,這代表寶寶知道數字歸數字,而不是那4顆葡萄分別叫做1、2、4、6。
但是在2歲以前,寶寶還是只能正確處理3以下的數數兒和運算。這並不代表寶寶從7個月到2歲之間都沒有進步,而是寶寶需要一段時間學習語言,並將數數兒和心智運算結合。
雖然有些寶寶很早就能從1唸到10,但並不表示他們數數兒的功力比順序錯誤的孩子厲害;他們可能記性很好或者反覆背誦得很勤,所以將1到10像背兒歌般地背了下來,但是數數兒的邏輯卻可能發生錯誤:譬如將同一顆糖果數了兩次,而數錯的孩子卻不一定會犯上邏輯的問題。
認識數字有助於輔助運算
抽象的阿拉伯數字,如果能加上視覺輔助,寶貝會學得更快。寶寶從小跟著爸媽一起看書、模仿爸媽翻DM,簡單的數字可能是他們最先認識的文字。2歲左右,寶寶可能指著3大聲說8,這時爸媽反而要感到高興,表示寶貝開始對數字感興趣了!趁著這股興味順勢教導寶貝認數字,寶貝會學得很快。
塗鴉時如果不知道要畫啥,便任意在紙上寫著數字,對於不善於畫畫的爸媽來說,也不啻是個親子同樂的好方法。寶寶識字以後,爸媽就可以善用書本的頁碼或者月曆,更具體地讓寶寶明瞭數字之間的順序、大小和等差關係。
※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