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什麼 自己決定


當你努力地為孩子裝扮美麗,用力地替孩子挑選好衣時,有沒有想到,孩子自己想要什麼穿出什麼樣的風格?獨立自主的追求,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的。根據心理學家皮亞傑發展理論,學步期開始,幼兒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行動力,並體驗自己可以決定一些事情。孩子開始會用簡單的方式,探測獨立性,並且建立起自己的行為習慣,有自己的意見。「我就是要這樣」儼然成為這個階段幼兒的重要特質。另一方面,自主性的表現特徵,就是充滿活力與堅持性。只要孩子決定一項事情,他會拒絕所有的好意與協助,用盡心力地堅持自己應付。

自主感的發展與懷疑
相對於自主感的發展,自我理想形成,孩子會漸漸產生羞愧的感受,這是他經驗內在衝突的開始。尤其,當他堅持自己完成卻又失敗時,自我懷疑也就伴隨而來。當孩子因為沒有完成自己原來所想要做的而遭遇挫折,他會和自己生氣、會放棄新的嘗試,此時若爸媽沒有給予即時的肯定與協助,甚至譏笑嘲弄,他的懷疑感是會擴散延伸的。

其實,孩子也需要「穿衣自主」
爸媽可以輕鬆看待孩子的獨立自主需求。即使是幼兒,一旦有逐漸成熟的行動與認知能力,都會想要推開爸媽,用自己的方式,扮演一個自己認為最好最美的樣子。在穿衣服的情境中,或許孩子的某些決定真的很可笑,或許只是想要試試看,所以在大冷天裡穿短袖、艷陽下猛添衣;很多時候,大人會急著幫孩子決定那一件好、那一樣可以用,但孩子卻因此失去自己嘗試判斷的機會。孩子需要體驗『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的道理,如果爸媽願意在安全的前提下,讓他親身嘗嘗這樣的不適宜,下回孩子也就會自動放棄這樣的自我酷刑。 當然,爸媽在放手的同時,還是有些任務的,例如事前先幫幼兒歸類好適當的衣服,可以減少孩子的衝突或是挫折;同時還必須隨時在旁,觀察孩子是否遇到什麼狀況,以即時提供協助。

爸媽可以為孩子做什麼?
1.縮小選擇的範圍
幼兒接觸的情境、人事依然有限,他還沒有能力辨別到底什麼樣的場合要穿什麼才好。很有可能女兒很高興今天可以去小朋友家作客,所以堅持挑一件小睡衣,想要和他一起過夜。為了避免這樣的爭執,你可以在孩子衣櫥裡先做好分類,並用他可以懂的方式標示清楚,小熊貼紙是上學穿的、小狗貼紙是玩遊戲穿的、小鴨鴨的只能在家裡睡覺穿;一方面協助孩子縮小挑選衣物的範圍,一方面也可以引導孩子學習分類。

2.提供最佳建議
不論是在家挑衣服、還是上街買新衣,孩子可能都會有自己想要的。這時,父母就是孩子的最佳顧問,在孩子挑選的時候,給一些小小的建議,拿漂亮的小玩偶作例子也無所謂。即使他會有所喜好或堅持,「但你將發現孩子會很在意這是不是爸媽贊同。」當他做選擇時,你可以適時地說,「嗯,這樣好像不錯呢。」或「你看這個顏色是不是比較好看?」別擔心孩子挑錯。例如,孩子很想買件尺寸不合的衣服,你可以告訴他,「現在穿還太大,但如果你真的想買,我還是會買。」等到孩子真的發現穿起來很難過,甚至根本沒有機會穿,他以後也就知道,買衣服也要看尺寸。

3.不急著糾正孩子
隨著認知發展,孩子漸漸會用自己的想像力,將一些事情加以連結,尤其是周圍的線索。因此,也許你會發現孩子賦予某些衣飾「魔力」,像是穿這件衣服就可以很幸運,或是很安全。這個階段的孩子面對的環境變化增加,確實需要一些儀式,作為安定劑。你無須緊張過度或急著糾正,這樣反而造成孩子另一個負面的連結。而是慢慢將孩子對「魔衣」的注意力轉移,引導他發現事情的前因後果並不是衣服所庇祐、影響。

4.欣賞孩子的獨特
三歲的孩子開始喜歡作實驗,偶爾會想要試試穿不同顏色的襪子,或是把小外套穿在長長的襯衫外面。除此之外,這個階段的幼兒,開始對「美」會有一些刻板印象,像是小女生一定要穿蓬蓬裙才可以當公主。甚至有時孩子對「美」的堅持會勝過對安全、方便的考量,這時,你也可以挑戰孩子的價值觀。像是,郊遊穿裙子可能不好跑喔。同樣地,當孩子親身體驗到有些「美」的打扮,是很不實際的,他也就會調整自己的選擇。 如果說服不成功,孩子還是堅持要自己配,那就讓他堅持吧;如果孩子只是想要和大人不同,那麼也請接受他的挑戰。你告訴他可以自己做主以及將會遇到的困難,孩子將學會為自己的決定負責。當孩子親自體驗什麼適合之後,這些經驗才能內化為自己的準則。審美觀、價值觀的建立本來就需要長時間的分享,然後琢磨累積。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