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互動,一定要旅遊?

老公,我想安排全家出國旅行。臨睡前,安琪跟志偉說,志偉睡意正濃,喃喃的說,妳規劃就好,記得我們還要繳房貸。安琪沈默了一下,掃興的說:「那我再想想好了」。

老公,我想安排全家出國旅行。臨睡前,安琪跟志偉說,志偉睡意正濃,喃喃的說,妳規劃就好,記得我們還要繳房貸。安琪沈默了一下,掃興的說:「那我再想想好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旅行成為台灣人生活的一部份。而出國旅行更是多數上班族在每天例行工作之餘,最殷切的期盼。不過,隨著年紀增長,結婚育兒以後,出國旅行可不能像婚前一樣,為了滿足出國旅行的念頭而把所有的存款花掉!

◎是放鬆還是長知識
「旅行」,對不同的人有著不同定義。有人把它認為是消除壓力的方法,有人則把它視為增廣見聞,當然更有人視為親子互動的管道。因為看法不一,所以行程規劃的看法也有所差異。當成玩樂的人,把旅行當放鬆,所以不需規劃,慢慢玩、無壓力玩即可。認真當功課看待的人,會在一開始就設下多重目標,把行程規劃得非常精細,善用每一分鐘。於是,整個行程走下來果真視野開拓、見識大增。

誰才對?習慣接受標準答案的台灣人,忍不住會這樣問。不過,很遺憾,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而是要反問自己,進行旅行的目的何在?

◎花錢與省錢
讓我們稍微算一下吧。從台灣出團到鄰近亞洲國家旅行,5天行程每人團費大約在2~3萬上下。一家人出遊,再加上旅程裡的花費,可能一下子就得花上10萬元。這筆錢對多數還背負房貸、攢存子女教育基金的人而言,可都不會是小數目!

其實,除了透過旅行達到消除壓力、增廣見聞和親子互動之外,還有很多適合的替代方案可以選擇。每天傾聽孩子10分鐘說話、天天說一則床前故事,親子關係可能遠比一年一次的出國旅行效果更好。就算海外美麗風景可以觸動親子關係,國內的旅行也一樣能達到相同效果。

◎精明選擇,不忘初衷
還在家庭建立起步階段的夫妻,重視與家人建立親密關係。很自然的想以出國旅行達到這個目的。然而,如果我們把一個長天期的旅行拆開來檢視,其實就是讓家人可以有一段時間可以相處,並培養親密互動關係的過程。換言之,當我們有了想要的目標–建立與家人親密關係後,也知道旅行背後隱含的功能。自然可以有更聰明的選擇。

除了花大錢去歐美旅行,或許也可以選擇在亞洲或是國內執行。旅行,也可以發揮理財精神:確認目標,然後慎選工具去達成。精明選擇,不忘初衷,用最恰當的金錢,達到親密關係建立效果。

建議合組小家庭,手邊經濟吃緊的小夫妻,不用急著出國旅行,可以務實的作好財務分配,把手邊收入分給房貸、子女教育基金。把時間留給與家人建立親密關係。而不是投入全部時間賺錢、然後再以花錢旅行的方式彌補忽略的日常親密關係!

每天與家人親密互動,人生最甜蜜的長旅行,從這裡開始。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