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

知名小提琴家陳美日前參加冬季奧運滑雪比賽,這樣的舉動讓她不為人知的成長故事曝光,原來陳美的母親是一位典型的虎媽,陳美音樂上的優異表現是用不快樂的童年換取而來,如今陳美與母親卻不再往來,如果換作是您會怎麼做呢?一起來探討虎媽育兒法的教養迷思。

撰文/雷庚玲|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小編按:
《虎媽的戰歌》作者蔡美兒是在美國出生長大的第二代華人,在書中以虎媽自稱,兩個女兒在校成績不僅評等全是A,還因為在鋼琴和小提琴演奏的優異表現而被譽為音樂神童。她在書中大力推崇傳承自上一輩中式「鐵的紀律」教育優於西式教育,主要是因為她對孩子要求的嚴苛尺度,讓很多西方人嗤之以鼻,甚至連許多華人也不太能茍同。

《虎媽的戰歌》一書,開宗明義便強調孩子的學業成就是中國父母是否稱職的重要指標,且挑明必須要讓孩子在數學上比同班同學至少領先兩個學年。她對孩子的表現過份在意的生動描繪,讓許多讀者不由心生厭惡。但虎媽的說法卻也在台灣大紅的廣告詞「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中得到了最佳印證。

虎媽育兒法的教養迷思

華人父母在意孩子成績的背後,到底展現的是什麼樣的教養觀呢?自隋唐以來的科舉制度,是中國千年來保持社會階層流動的主因。從好的方面來說,社經階層不需要靠革命便可向上翻轉,代表的是社會的開放與進步。但從壞的方面來看,金榜題名所帶來的聲名、財富、及尊榮,也讓「親近知識」的理想與熱情蒙上了「飛黃騰達」、「衣錦還鄉」、「光宗耀祖」的工具性意義。再者,在強調集體主義的華人文化中,個人的成就或失敗不僅代表自己,也代表了他所屬的社會群體。這使得一個孩子的功名利祿也成為父母與家族之所寄;而個人的失敗,也可以衍伸為家族、甚至民族的失敗。

孩子的成就既然茲事體大,父母在孩子的發展早期,就先一步訓練他各種才藝或認知活動,使其「不要輸在起跑點」、甚至「贏在起跑點」,似乎是合理的操作。但仔細想想,這些作法背後卻蘊涵著對於人類發展歷程的兩個迷思:

不是每個孩子的發展速度都一致

第一個迷思,就是認為每個孩子的發展速率與發展方向是完全相同的,所以起始點一定要高於別人,才會有機會在未來繼續出人頭地。

曾於2002年應信誼第二屆0~3嬰幼兒學術研討會來台演講訪問的美國學者Dr. Mary Rothbart所提出的氣質發展理論,便認為兒童在不同年齡會受不同的因素影響其發展,而不同年齡所發展的功能或速率也不盡相同。這些變因全都有個別差異,但差異的方向卻不一定雷同。比如,有兩個剛出生的嬰兒,一個對外界刺激的適應性較低,比較難帶、愛哭,另一個反應適中,情緒較穩定。但隨著發展,由於大腦發育成熟的時間不盡相同,若那個愛哭的嬰兒剛好早一點開始發展大腦前額葉的注意力分配與轉換的功能,那麼說不定到了一、兩歲之後,兩個孩子的情緒調節與轉換的能力便反轉了過來。此外,幼兒的發展功能是需要環境給予其機會練習的,亦即前述那位小時候不大哭的嬰兒,可能還會因為情緒太平穩、缺少了練習調節情緒的機會,使得將來在遇到挫折時,反而比另一位產生更多憤怒或恐懼的情緒。

Dr. Rothbart的研究所給我們的啟示,是兒童早期所顯現的個別差異不見得會固定不變,而是在我們人生的每一步,都可能在生理、遺傳、環境的種種作用中產生動態的互動模式。在有這麼多變因的狀況下,身為父母,不斷以單一標準去擔心自己的孩子在某一個發展階段到底能否贏過或會輸給別人,其實真的沒有太大的意義。

天才兒童不代表事事都天才

另一個迷思,是相信戮力讓孩子的某種能力提早發育、贏在起跑點的同時,孩子在其他方面的發展,不會因此而受到額外的限制。

「全人發展」,其實是每位家長都嚮往的境界。我們都希望孩子數學好、語文強、懂得與同儕和睦相處、知道遵守規則、有創造力。大一點之後,還會顯現領導能力、關心時事、自行探索世界、對藝術有品味與興趣、具備道德勇氣……。然而,兒童期正是腦神經修枝與連結突觸的關鍵時段,當我們把贏的概念設定在特定層面,讓孩子透過不斷接觸與練習而有精進的表現時,其他的發展領域是否會因沒有獲得足夠的刺激而被修枝了呢?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的廣告詞確實已成為臺灣家長的夢魘。我們不妨放下迷思,把培養孩子贏在起跑點的金錢與時間,花在瞭解孩子的個人特性上,這樣做並不是放棄培養他,而是在不執著於培養孩子單一、特定的成就或表現時,反而讓家長與孩子都有更多的空間,相互為伴,一起發掘自我與探索世界。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數位雜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