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時代,品德決勝負

21世紀之後,學校教育的目的已不再是知識,因為學生還未畢業,他所學的內容可能早就過時了,教育的重點已從「知識性」轉移到「非知識性」的品德和應變能力。而品德則是需要從小在生活中,透過觀察模仿養成的。

文/洪蘭  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最近因為科技進步得太快,昨日還在下訂單的東西,今天已棄之如敝屣,被新的取代了,因此各國教育相關的機構,包括有名的大學,都在檢討未來教育的方針,以培養出適合時代需求的學生。

他們檢討的圭臬是聯合國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所公布的「21世紀學生必備之素養」,也就是一個國家在21世紀跟別人競爭時所必要的能力,例如:掌握母語和外語的能力、運用數位化工具的能力、基本的科學和科技能力、數學的能力、學習的能力、社交的能力、自主創業的能力,以及文化的覺識和表達的能力。

條件相等時,成敗決戰點就是品德

美國心理學協會的研究者發現,當各個條件都一樣時,最後決定一個人成敗的是他的品德。因為在雲端時代,知識的獲取很容易,只要肯努力,大都會或偏鄉已無太大差別,唯一的差別就在他所就讀的學校是否能提供培養人格和情操的環境,有機會交到終身的好朋友和未來事業的夥伴。

所以在21世紀之後,學校教育的目的已不再是知識,因為學生還未畢業,他所學的內容可能就已經過時了。教育的重點已從知識性轉移到非知識性的品德和應變能力。

具備解決問題能力,就是有潛力的人

今年,美國心理學協會最高榮譽的卡特爾獎(James Cattell award)頒給了密西根州立大學的施密特教授,因為他在教育觀念改變上的貢獻。

過去美國大學的入學標準都是以知識為主的高中學業成績(GPA)和學術能力測驗成績(SAT),但是這兩個指標已經愈來愈不符合21世紀人才的選拔。施密特和同儕花了十年的功夫,從非主流的項目來看大學如何能收到有潛力的好學生。他們製作了很多情境問卷,內容跟大學所希望學生擁有的能力有關,例如:你是這個專案小組的組長,你的小組要解決一些問題,但是你的組員都坐在那裡不開口,你該怎麼辦?學生的回答從最糟的「盯著他們,直到他們開口為止」,到比較好的「瞭解他們每一個人,確定他們知道這個專案的定義」都有,結果發現非認知的能力比認知能力在預測效果上更好,因為它所測的正是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勇於嘗試錯誤,才會有新的思維和行動

歷史上,真正成功的人都不是最聰明的人,或是功課最好的人,而是最懂得整合手邊資源,做出最好運用的人。他們能看到別人沒有看到的機會,不怕辛苦和艱難,鍥而不捨,直到成功為止。

但是這個能力背後所需的條件,如:好奇心、思考能力、背景知識,都須從小培養。

因此,現代的父母要改變教育孩子的方式,在生活中,盡量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當他認為這個方案可行,而父母已知行不通時,父母在能力範圍內,應放手讓他去嘗試,因為年幼時,碰壁失敗所得來的教訓非常寶貴,沒有其他的教育方式可取代。失敗所帶來的深切反省會改變他大腦神經的連接,才有可能產生新的思維與行為。神經學家發現,主動才能改變神經的連接,被動不行。

品德和正確價值觀,是永遠的教養目標

很多父母以為孩子不到3歲,太小無法教,其實正好相反,因為這時的學習是內隱的學習,效果最強,它不是透過教(被動學習),而是透過觀察模仿,在心中揣摩(主動學習)而得來,它直接儲存在神經的突觸上,即使後來得了失憶症,以前的習慣仍然存在。所以在孩子眼睛一睜開,就在進行模擬和學習外面的世界時,父母要以身作則,給他作好榜樣,使他在不知不覺中學進去。

孩子在生活中養成的好習慣會變成他的品德,因為品德就是生活習慣的總和,假如父母吵架不摔東西,孩子發脾氣也不會摔玩具;父母待人接物溫文儒雅,孩子也會溫良恭儉讓。

21世紀的競爭固然激烈,但最原始的核心還是沒有變,那就是品德和正確的價值觀,千古以來,它一直都是唯一的教養目標。八百年前但丁說:「道德可以彌補智慧的缺點,智慧永遠沒有辦法彌補道德的空白」,這句話在21世紀更為適用。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