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品德從生活習慣做起

好習慣能內化成品德。孩子在愉快心情下養成的習慣,才能持久;如果以打罵教導,或許立即見效,但爸媽一不在後面跟著督促,這行為便會消失了。讓我們一起來瞭解,為什麼好習慣要從小教?學齡前的孩子又該怎麼教出好品德?

文/洪蘭 台北醫學大學、中央大學講座教授 節錄自《情緒和品格》

有位媽媽寫信來說她非常認同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品德是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他該如何教?尤其他的孩子大的才3歲,小的1歲,他如何去跟這麼小的孩子講道理?

對這麼小的孩子不是講道理而是做給他看,養成他好的生活習慣。好的生活習慣就是品德的根本,一個勤儉的人不會貪,因為勤能致富,儉則無匱。所謂「儉以養廉」,廉的人不會去想意外之財,而意外之財常生意外,所以好品德來自好習慣。

從小建立的神經迴路啟動快

那麼,為什麼要從小教呢?左圖是一張還有8天才要出生的小貓神經元,右圖是同一隻貓的同一個神經元,只是左圖是小貓,右圖是老貓。在小貓時,神經元有密密麻麻的連接,但是等到成長為老貓時,常常用的神經迴路變得很大條,它的臨界點很低,很容易就會被啟動,而其他曾經有過的神經連接不再用時,就被修剪掉了。大腦是我們整個身體用掉最多能源的器官,它用掉它體積十倍的能源,所以不用就得刪。因為大腦有可塑性,長大後仍然可以學,但是學得慢,所以習慣要從小養好。


圖片取自COGNITIVE NEUROSCIENCE BY Michael Gazzaniga(洪蘭提供)

習慣的養成是靠一直做同樣的事,使相關的神經元一直一起同步發射,形成緊密連接。在神經學上有個有名的定律叫「海伯定律」(Hebb’s Law),「同步發射的神經元會聯結在一起」所以發射得愈多次,神經聯結得愈緊密。

好身教幫助孩子內化為品德

那麼,學前的孩子怎麼教呢?這部分的機制是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在運作,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靠的是父母的身教。比如說,教孩子物歸原位,父母每次需要以身作則,用完剪刀或漿糊就把它放回去,先讓孩子看放在哪裡,然後帶孩子走到那個地方,把剪刀、漿糊放回去,到後來就可讓孩子自己去放;養成了習慣後,用完了,他自己會走去把東西放好。等到3歲左右,就可以開始跟他講道理了,告訴他:物歸原位就不必找,省下來的時間,媽媽可以念故事給你聽、帶你上公園去玩。教孩子一定要跟他講理由,他認同後,這行為才會內化為品德的一部分。

教導生動,孩子牢記在心

我父親便是用這種方法教我們。我們家每一件東西都有固定的地方,從我懂事到我出國,放的地方不曾變更過,半夜起來,不開燈都拿得到。我小時候是住日本式房子,雖然睡榻榻米是通舖,但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位置。我父親說:「你們晚上睡覺時,若是有人睡了你的位子,你雖然也有地方睡,但心裡會不舒服;東西也一樣,它也喜歡它自己的位置,不喜歡被你們亂放。這個理由我印象很深刻,每次東西不在它原來的位置上,我就會想起父親說的:「東西也不喜歡被亂放。」便去把它找回,放在它應該在的位置上。父親用擬人化的比喻教我們同理心,也利用我們的同理心增強這個行為。養成習慣後,真的使我一輩子受用不盡。

擁有好習慣,懂得自我督促

多年前,某大醫院曾經發生過護士要給嬰兒打三合一疫苗,結果打成放鬆肌肉針的悲劇,因為有人把藥劑放錯了冰箱位置,打疫苗的護士習慣性的從那個位置上取藥注射,沒有再仔細看,結果四個嬰兒中有一名死亡,三名癱瘓。所以從小養成好習慣很重要。

做什麼事都是起頭難,想要養成孩子的好習慣,一開始父母會辛苦一點,但這辛苦絕對是值得的,我的孩子今年29歲,沒有一顆齲齒。他小時候一吃過飯,我就帶他去刷牙,我自己也在一旁刷(叫孩子做事,最不能就是只叫孩子做而自己不做)。他後來告訴我,如果今天吃完飯沒有刷牙,他會很不舒服。這時我就可以放心了,他的習慣已養成,自己會督促自己了。所以在孩子小時候,大人多花點力氣教導,它的報酬率是一本萬利的。

在愉快心情下培養的習慣才持久

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做錯事不要責罰他,重做一次對的給他看便好了,孩子一定要在愉快的心情下養成的習慣才會堅持一生,打罵的效果可能很快,但父母一不在後面監督,這行為便消失了。習慣是品德的開始,養成孩子勤儉的習慣,禮貌的習慣等等,這些就是他的品德。品德雖然看不見,但是內化後,表現出來的是他的談吐、風度和修養,就代表了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了。

書籍簡介

情緒和品格

早期經驗,決定孩子的未來
情緒管理和品格教育看似老生常談,卻也是現代父母感到頭疼的問題。孩子動不動就鬧情緒、自理能力薄弱、待人接物不禮貌、無法遵守紀律……,這些問題在年幼時如果沒有適當引導,壞習慣一旦養成,想改變將是困難重重。洪蘭老師常引用一段話:「樹木要長得好,必須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築欲密,勿動勿慮,順其天性。」教養孩子,希望孩子正直、長得好,也是同樣的道理,0歲開始,就要打好基礎。

作者簡介    
洪蘭 
美國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現為台北醫學大學、中央大學講座教授、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年推廣閱讀,並針對台灣教育、社會問題提出精闢見解,藉著寫作、翻譯和演講,分享正確的腦科學知識及為人處事的道理。著作及譯作豐富,包含《遊戲與閱讀》、《啟動孩子的大腦》、《情緒和品格》(信誼出版)、《養男育女調不同》(遠流出版)、《請問洪蘭老師》(天下雜誌出版)等。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