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滿1歲的小貝最近好喜歡玩形狀分類桶,只見他總是用力地把形狀拚命往洞裡塞,也不曉得到底看懂形狀沒;他也喜歡在積木拖車裡找尋相同的積木,或是在媽媽收拾衣物時,玩「找出一樣的襪子」,他是真的能分辨出來,還是僥倖呢?
分類概念由簡到繁 逐漸形成
我們將生活裡的各種事物按照特徵找出相同與不同,就是分類。寶寶的分類概念和其他發展一樣,是由簡單到複雜,慢慢成熟的。
小寶寶一開始是靠著知覺上的不同來分類,慢慢才學會用概念來分類。例如:有好幾個大小不同的三角形積木,他們會先觀察、認識物體的輪廓和細節,「分析」這些三角形當中共有的特徵,當下次遇到相同的特徵就進行歸類,遇到不同的特徵又開始找尋新的準則。
生活經驗影響分類概念的建立
通常,3個月左右的寶寶便能分辨基本的形狀,從簡單、對稱的形狀,逐漸進階到複雜、不對稱的形狀;而4個月左右的寶寶,可以區分紅、藍、綠、黃四大類的顏色色調。但是因為1歲前的寶寶還無法說出他已經具備的概念,所以常被誤以為不懂。
在0∼1歲之間,多數寶寶除了學會分辨形狀、大小、顏色、線條方向、動作形態之外,還可以分辨動物(無論是填充玩具或真實的)和非動物、臉部表情,瞭解交通工具、廚房用品、家具和植物等較大的領域。不過,在這些主要類別之下更細微的分類,至少要等到11個月以後,甚至更晚,才有可能區分,例如:貓和狗常常被混為一談。
有趣的是,這些概念的建立與環境也有很大的關係,比如說,在鄉村的寶寶,可能認識農具和植物較早也較多;而都市寶寶則對玩具和汽車更熟悉,所以生活經驗對分類概念來說是很重要的學習媒介。
怎麼看出寶寶能分辨異同?
1歲以前的寶寶還不會講話,我們如何得知他的分類概念呢?心理學家常用「偏好注視」或「習慣化」的方法來做研究。
當出現一個新奇的刺激時,寶寶會張大眼睛很有興趣地看著,連續呈現幾個相同或相似的刺激後,慢慢就顯得無聊或不耐煩,表示他已經習慣這類刺激;直到有完全不同的刺激出現,才會再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所以,如果你將食物圖片連續呈現在寶寶眼前,然後再拿出另一個不同種類的東西時,若寶寶重新產生興趣,就可以推論他知道這是不同種類的東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