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自己做

恬恬從小就是個好奇寶寶,一雙眼睛隨著大人打轉,爸媽的舉動似乎都逃不過他的「法眼」,所以他很早就學會很多動作,遇到新的事物也常常不想要大人幫忙,總是搶著自己做。


自主性萌芽,孩子想自己動手
孩子從爬行、站立,到邁開腳步,成為一個自主的個體時,凡事都想要「自己弄」變成一種新的渴望。對1、2歲的孩子來說,他們逐漸擁有掌控行動的能力,並且開始嘗試用自己的方式來操控這些新能力。

爸媽可能會發現,當你買了一個新玩具,想引導孩子怎麼玩,或想幫忙他檢查零件時,他已迫不及待地搶著自己弄,除非他心甘情願要找人幫忙時,才會回頭找你。相較於總是等大人代勞,孩子這樣的堅持,其實是自主性的開端,是值得鼓勵的。

依據社會心理學家Erikson的理論,這個年齡層的任務正是發展自主性格的關鍵時期,爸媽對孩子的態度必須是多肯定與鼓勵,如果經常否定與拒絕,或一再制止,可能會造成孩子自我懷疑的性格危機。

自理能力強,更懂得解決問題
當孩子想自己動手時,他是否具有面對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勇氣,又涉及自理能力的成熟與否,這是1∼3歲很重要的學習課題。爸媽平日須把握時機來幫助他打好基礎。

以學習自己吃飯來說,1歲的孩子能用手握住杯子或拿著碗,也可以拿湯匙。這時候,他最喜歡自己動手吃東西,雖然動作的協調能力還不夠,常會把東西掉得滿桌滿地,需要多嘗試與反覆練習,但是,此時孩子學習動力十足,爸媽若不急於總是餵他吃,而是提供適當的食物、餐具或環境,他就能學會更協調的動作,讓進食成為一件愉快又有自信的事。到了2歲之後,通常食物傾倒的情況就會大為減少,即使不小心打翻,也可以趁機學習怎麼保持桌面清潔或收拾。爸媽保持信任、給予支持,孩子才會做得更好。

守護孩子的企圖心
不論是生活事物或遊戲, 1~3歲大的孩子通常有著旺盛的企圖心,使得他不斷地觀察大人在做什麼,尋找機會嘗試模仿,他的能力也因此而不斷累積。很多跟他有關的事他不但堅持要「自己做」,連跟他無關的事也常想參與。爸媽不妨多提供機會,滿足孩子,即使是稍難的工作或遊戲,也放手讓他嘗試一下。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