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爸媽的極限

爸媽常在孩子2歲多時,驚覺自己陷入「被反抗」的深淵,孩子總是把「不要」掛在嘴邊,一副為反對而反對的倔強模樣。其實,孩子違逆的行為,多半是為了摸索爸媽能忍受自己的行為極限。

凡事想自己作主,爸媽要沉得住氣
2歲孩子延續1歲半之後「什麼都想自己來」的特質,面對大人強調的「不可以」,他往往愈想要嘗試,因此常常會為了反抗而大發脾氣。孩子在「展現自主權」的發展過程中,不僅是在測試爸媽對他的耐心限度、探測爸媽要求的規矩是不是可以改變、想知道自己的舉動對周遭的影響有多少⋯⋯,同時他也正在學習掌控自己的行為,像是他喜歡事情有「一致性」,東西換了位置放或是穿脫衣服的順序改變了,也可能會引起一陣風暴。爸媽如果無法做到事先防範,就得試著耐住性子不隨孩子發飆,並善用策略來減少親子衝突的機率或縮短時間。

轉個彎,使用小技巧減少親子衝突
針對這個年紀的孩子,「轉個彎」是很管用的策略,無論是改變話題、離開現場,都是為了讓他有轉寰的空間。爸媽可以試試下面的方法:
● 提供有範圍的選項:詢問孩子意見時,可提供2∼3個選項,避免孩子陷入直接說「不要」。不過,爸媽既然讓孩子選擇,就得尊重他的決定。
● 刻意表現反向意見:既然孩子喜歡說「不」,爸媽就故意表現出不在意,或是先說出相反的意見,有時孩子反而會順勢說「好」。
● 放低姿勢拜託幫忙:這個年紀的孩子已經會想幫忙別人,強硬要求卻不能達成的事,當你拜託他幫忙,他可能會為了幫你而答應去做。
這些做法其實都能讓孩子漸漸學會做決定或表達自己的意見,正因為是孩子自己願意做的,所以親子間的火爆場面也可減少。*

爸媽要謹守絕不妥協的原則
● 如果孩子的行為危及安全,應該立刻制止或帶他遠離危險情境,例如:想要玩電扇、插座,或是搭乘電梯時亂按燈號。
● 當孩子違反出門規則時,如:吵著要買玩具,可先轉移他的注意力,若還是不行,就把他帶到一旁,堅定地告訴他不可以,或表示吵鬧就要回家了,孩子試過幾次就知道哭鬧不能達到目的。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