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大的過程中,要如何才能學會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爸媽在孩子發展是非觀念的過程中,又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
孩子長大的過程中,要如何才能學會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爸媽在孩子發展是非觀念的過程中,又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
孩子的是非觀念從認同大人開始
孩子的道德觀是從「無律」到「他律」再到「自律」循序發展的,也就是從全然地不在乎、沒感覺,漸漸變成因畏懼權威、害怕處罰而遵守規範,再發展成認同規範而自動遵守。年幼的孩子會基於對爸媽和老師的依賴與敬畏,去認定「好」就是大人要他做的或准許他做的事;「壞」就是大人不贊同或禁止的事。如果孩子做了某些行為受到大人獎勵或處罰,讓他感到愉快或恐懼,這些經驗會促使孩子記住大人所訂的規範,甚至不需要特別教導,就自然而然模仿大人的言行。因此,大人在孩子發展是非觀念的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引導與示範角色。
道理說清楚,孩子才能學會分辨
5-6歲孩子的是非觀念處於「他律期」,他們對於爸媽或老師說的規範相當重視,也會為了逃避懲罰或得到獎勵,而表現得聽話乖巧。如果爸媽只一味地用「不行!」等否定方式來懲罰,或以「把玩具讓給妹妹就為你買新的」等獎勵來引導孩子,將會剝奪了他自己判斷的機會,孩子也可能誤以為大人所鼓勵的是「順從」,而無法瞭解是非好壞的真義。
由於5-6歲孩子已具備足夠的語言能力,爸媽在鼓勵或制止孩子的行為時,應說明理由,並有一致的標準,才能幫助孩子認清行為的後果,以及哪種行為才是好的,進而瞭解規範的用意,發展出分辨是非的能力。
研究發現:幼兒會以結果來判斷是非
皮亞傑曾設計一則問題來探究兒童的道德觀:「小明幫媽媽收拾碗筷時,不小心打破三個碗;小華發脾氣,故意摔破一個碗。請問誰比較不乖?」歸納孩子們的反應後,皮亞傑發現,8歲前的孩子對於行為的好壞,是由後果的嚴重性來判斷,較忽略動機。孩子們認為打破碗會受到懲罰,所以是壞行為;而打破三個碗比摔破一個碗嚴重,所以小明比較不乖。
由於幼兒的認知發展尚未成熟,思想還不夠面面俱到,因此爸媽在規範孩子的行為時,一定要記得把理由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