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害羞,不難!

過去,或許社會看待害羞是一種收斂的美德,但在現代社會,害羞反而成了一種困擾,阻礙了人際互動、甚至喪失掌握成功的先機…,然而,我們要如何幫助孩子不受害羞之苦呢?其實,爸媽本身是最關鍵的人物...

  看過「啞巴歌手」這部電影嗎?一位小小聲音的女孩,帶著羞怯又小心的神情,總是目光低垂、畏縮著自己……彷彿任何刺激都無法承受的玻璃娃娃,生命中似乎充滿了恐懼,寸步難行。在我實際的臨床經驗中,有不少的小朋友遭遇這樣的困難。

  過去整個社會文化看待「害羞」是一種收斂的美德,但隨著社會結構的快速改變,漸漸的,害羞反而成了一種困擾,它阻礙了人際互動、甚至喪失掌握成功的先機…,然而,如何幫助我們的孩子不受害羞之苦呢?

言教不如身教
  父母若要幫助孩子克服害羞,在教養孩子時首重「父母態度的改變」。因為言教不如身教,你就是孩子潛移默化的關鍵人物。但要如何做呢?建議可以運用在「如何幫助害羞的孩子」一書中提到的幾點原則:
1. 首先,我們必須堅定並帶著接納地幫助孩子。我們與孩子的關係必須有更多「愛的互動」,例如﹕多一點愛的擁抱、多和他說話、常對他堅定的說:「我愛你」,並試著無任何條件的打從心裡去愛我的孩子,無論他表現如何,都願意先去接納他。
2. 當他做錯事時,我的處罰仍然需帶有愛與了解,態度上「對事不對人」,處罰的方式仍需給孩子保有自尊來受罰。重要的是,處罰小孩時必須是情緒較平靜下來處理,如果你自己也在氣頭上,難以控制,此時您就不宜立刻管教小孩,如果父母不善控制情緒,孩子就不易學習如何處理內心的害怕與生氣。
3. 再則,父母本身也需要懂得寬容與原諒人,並且教他寬容及接納人。
4. 對你的孩子,儘可能不去評價他,即使必須評價時,也要以「正面的指述」來取代「負面的敘述」。例如﹕與其說「他太害羞了」不如說「他是個謹慎的孩子」。
5. 先學習信任你的小孩,這並非毫無根據樂觀的認為他萬事 OK,但是在父母已完全瞭解自己孩子每一項弱點、並盡許多努力後,我們就該把另外一部分的責任,交還給生命的本身。去信任你的孩子,信任「生命會為自己走出一條路」,當我們決定信任並尊重孩子身上的潛能,這一刻,被信任的心靈也才明白如何信任自己、信任別人。
6. 對孩子的需要及情感更敏感:不要隨隨便便打發你的孩子,常常在他的行為背後試著找出他的「真正的需求」。進入他的內心、並珍視他的情感。其實,當我們去正視孩子的問題,並非面對我們的失敗,而是表達出我們對生命的勇氣-----真誠。孩子的問題教會我們思考生命,並真誠的檢視我們內在的價值體系。

先檢視自己對待孩子的態度
  當我們調整了自己的心態,決定可以做點改變時,卻又發現生活中現實狀況一團亂,到底要從何著手呢?以下提供十點思考方向,父母可以在與孩子互動時,問一問自己:
1. 我的言行上,是否讓孩子知道他是一個特殊的人?
2. 我在孩子或他人面前,是否用了一些「非個人化」的代名詞來談論他,如「他」「那孩子」等?
3. 我是否花時間與孩子單獨相處?
4. 我是否用過暱稱或小名來表示我愛他?
5. 我是否對孩子的不善應對顯得缺乏耐性?
6. 我在孩子是否知道他被冠上「害羞」之名?
7. 我是否對孩子的害羞太過關切,反而助長了他的害羞?
8. 我是否操之過急,用了太多的社交機會嚇著他?
9. 我是否尊重孩子的隱私與獨處的權利?
10. 我是否喜歡做孩子的朋友?我真的是他的朋友嗎?

摘自《如何幫助害羞的孩子》一書

  許多事是急不來的,生命的成熟尤其是如此。當父母調整自己的腳步,慢一點再慢一點……直到小小的步伐可以跟上我們的,他的手可以握住我的。當我們這麼做,也許,我們害羞的孩子可以不再害怕面對生命的挑戰,因為無論如何,有父母陪伴他們走。


資料來源:心靈園地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