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開始學會扶著傢俱站的時候,一旦聽到兒歌,身體也會跟著搖擺起來…等到孩子再大一些,他們就會開始蹲蹲站站、隨著音樂起舞,甚至還會蹦蹦跳跳!其實,孩子天生就喜歡音樂,爸媽可以從小替寶寶製造充滿音樂與節拍的環境,一起帶著孩子玩音樂吧!
2、3歲開始,寶寶已漸漸突破既有認知裡的空間與時間限制,因此會喜愛玩想像遊戲。而關於想像遊戲,其實我們可以不用想的得太複雜;因為只要利用布偶、繪畫、或音樂…等媒材,就可以幫助孩子發揮無限的想像,進入另一種不同感覺的世界。
然就音樂而言,不論有沒有旋律,就算只有咚咚咚的節拍,都還是可以製造出遊戲的情境;如果再循著年齡的成長,加上說明、與不同程度的音樂刺激,就能更輕易的帶孩子進入運用「聲音」想像的範疇內。從小培養對音樂敏感,不僅是一種活動的培養,還可以藉著音樂更貼近到自己的心情唷!
如何帶孩子玩音樂遊戲
就算小寶寶還在努力讓自己的步伐更穩定,就算還常常是「碰!」一聲,就跌坐在地上,他們仍然還是喜歡在音樂響起時,隨意甩手、擺頭、彎腰、或蹲蹲站站、蹦蹦跳跳;像是完全沉醉音樂的快樂中!那麼要如何延續寶寶在音樂中的感覺呢?
1.快的、慢的音樂,都是音樂。
有人可能認為快節奏的音樂,才比較適合用在寶寶律動上;但其實慢音樂也是相當適合的。這麼比喻吧:像是「風」,有徐徐微風,有急急颶風。而如果用音樂節奏表現,當然就會不同。
2.選首屬於自己家的「family songs」吧!
這歌,最好是寶寶很熟悉、會跟著唱的。並將這音樂、歌曲,搭配上動作、遊戲、甚至是不同的拍子。例如:兩隻老虎可以唱成--三隻、四隻…。一隻沒有耳朵、一隻沒有尾巴…可以唱成--一隻沒有眼睛、一隻沒有嘴巴…。還可以把跑得慢、跑得慢唱成--跑得快、跑得快…。寶寶發現之中的變化,就會覺得很好玩!另外再運用身體上的任何部位數拍子:拍手、踏腳、扭腰、擺臀,加上快慢、輕重轉化,增加肢體與節奏結合的趣味性。
3.可以只是放音樂,只是靜靜的聽;然後讓孩子說出對音樂的感覺是什麼。
可能是很快的、很急躁的、很生氣的…;也可能是很慢的、很溫柔的、很輕飄飄的…。帶孩子做的,就只是說。說完了,或許還可以寫下來、畫下來。
4.身體跟著音樂動吧!
快的、急躁的、生氣的,像什麼?像老虎在跑嗎?老虎怎麼跑?怎麼叫?還是像颱風?風呼呼呼的吹,都把大樹吹倒了!吹到左邊、又吹到右邊…,哇!又下起大雨啦!快去躲起來!這就像是在演一齣音樂劇呢!不同的音樂,有不一樣的表演方式;我們可以先帶著孩子做幾種,再來,就讓孩子自己來想,我們跟著做囉!
可以帶孩子玩的音樂遊戲當然不只這些。總之音樂本身就是很廣泛而且自由的,因此用音樂玩的遊戲就會是很自由自在的。記得:跟著音樂動,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