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位不正嗎?先別緊張!
日常診療應對間,最常感受到我們的孕婦朋友對「胎位不正」一事普遍地存有恐懼感,或過度情緒性排斥反應。無論是在醫師熟練的抓捏觸診之下,抑或經由超音波掃描窺視而得知胎位不正時,也顧不得妊娠有多大週數了,總是驚嚇多於悠閒,焦急憂慮多於冷靜沉著。即使醫生口中唸唸有詞,講了一大堆安撫的話,孕婦也未必能聽得進去。或許一時之間無法坦然接受,但畢竟在冷靜認知後,才可能作出明智的回應。
胎兒在子宮內的胎位受到胎兒妊娠週齡大小、子宮腔胎盤著床位置的差異、多胎次經產婦鬆弛的腹肌、是否有子宮肌瘤或先天性中膈膜等因素所影響。
就妊娠週數而言,妊娠前3個月內,胚胎或逐漸發育中的胎兒,無時無刻就是浮游在羊水腔中,它的方位處所隨時在變,根本無所謂胎位的說法。妊娠14-24週,幾乎一半以上的個案是屬於臀位(即胎兒屁股朝向子宮頸口及產道的方向。
隨著妊娠週數的增加,臀位的比率亦隨之遞減。到了28-32週左右,胎位不正的比率即驟降到25%左右。33週以上到36週即可從20%遞減到10%以下。37週以後到分娩階段就降到約5%上下。所以說,
在妊娠32週之前,聽聞胎位不正大可不必驚慌,因為按實際發生比率,本來就是蠻常見的情況,多則二人,少則四人之中就有一位是胎位不正者。
足月生產5%的胎位不正比率中,仍以
臀位居多),其他如
斜位或
橫位(胎兒肩胛部或軀幹部位朝向子宮頸口)是屬於少數。
胎位正常也有危險!
然而即使是頭位(胎頭朝向子宮頸口)正胎位之下,胎兒仍會因為在陣痛分娩進展的過程中,因胎勢不良(即胎兒雙手臂抱胸曲膝的姿勢)、胎頭顏面朝胸口彎曲程度或胎頭在產道中旋轉方向不盡理想時,可定義為廣義的胎位不正,包括顏面朝上的
後枕位、額頭位、顏面位等更罕見的胎位不正。
胎位不正一定要剖腹產嗎?
妊娠不足月合併有胎位不正,比較受到關注的問題是:可能產生什麼樣的不良後果?其實,如果不發生早產陣痛或早期破水,應無大礙;若合併早產陣痛或早期破水,應小心提防胎兒臍帶溜滑出羊水腔外(臍帶脫垂)的意外發生。臍帶脫垂是產科學上視被視為勒頸、臍帶壓迫、胎兒窒息的緊急危殆狀況,必須緊急作分娩處理,或緊急剖腹,或是藉助器械助產。無論採行那一種分娩方式,端視當時哪一種分娩方式可以立即生產,哪一種分娩方式可解決危機而定。
妊娠足月的臀位在待產過程中,仍應注意上述意外發生之可能性。再者,臀位經陰道分娩者,需要擔心胎兒臀部娩出之後,胎頭分娩時可能發生拉扯傷害,或難產、窒息、生產損傷等不良後果。另外,橫位、斜位等胎位不正更是不可能經由產道分娩,必須及時作剖腹產處置。
胎頭向下,但卻是後枕位,可能會使待產婦在每次陣痛中感覺陣陣如針刺,腰痛難忍,產程往往比較冗長而痛苦。顏面位也是如此,甚且發生產程遲滯,必須剖腹生產。至於額頭位,則無法經由產道生產,必須藉由剖腹解決。
資料來源:
長庚醫院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