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教,孩子不失禮!


現在的孩子有任何需求,爸媽往往會立刻滿足,所以孩子很少需要等待,也不太有機會學習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些孩子一旦離開舒適的家,與爸媽以外的人互動,有時可能會感到無所適從、做出失禮的行為。

在這種情況下,爸媽該如何幫助孩子體會禮貌的內涵呢?以下提供6個教養原則

原則1:制定家庭規範
每個家庭對好禮貌的標準不同,制定的行為規範也會有所差異。無論家庭規範為何,重點在於爸媽務必要保持一致性,訂出準則後,就要說到做到,在不同場合都保持同樣的標準。舉例來說, 若是爸媽想培養孩子的「物權觀念」,避免孩子隨意拿別人的東西,平時就要訓練孩子,即使是拿爸媽的東西,也要開口向爸媽借,不可隨意拿取。

此外,現在的家長往往給予孩子過多協助,導致孩子不知道該如何有禮貌地尋求他人幫忙。建議爸媽,可以多讓孩子參與家務,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原則2:慎選教養方式
相信爸媽都同意,孩子是否有禮貌,跟爸媽的教養方式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以同理心為原則,將常見的教養方式分為以下三類:

● 威脅型:以懲罰或是撤銷福利的方式威脅孩子,例如:「你再不把車車分給弟弟玩,爸爸就沒收你的車車,誰叫你這麼小氣。」在爸媽的威脅之下,孩子只是迫於壓力而順從,並沒有學會同理心的內涵。

● 賄賂型:為了讓孩子配合,提供外在的誘因,例如:「如果你願意把這個車車分給弟弟玩,爸爸就再買一台新的車車給你。」這種方式會讓孩子喪失內在動機,久而久之,孩子就不再自發性地表現好行為。

● 情感解釋型:當事件發生時,協助孩子標明自己的情緒,並進一步解釋他人的感受,例如:「爸爸知道你最喜歡這個車車,如果分給別人玩,你會難過。不過弟弟很想跟你一起玩,你可以拿其他玩具出來,跟弟弟一起玩嗎?」這種方式最容易教養出富同理心的孩子,因此,爸媽應盡量以情感解釋原則來處理孩子的狀況

原則3:依氣質加以引導
由於每個孩子的氣質不同,請順應孩子的特質和步調,選擇適合孩子的方式加以引導,不要硬將自己的觀念套用在孩子身上。

心理學家J. Kagan將幼兒的氣質分為「非抑制型」和「抑制型」兩大類,非抑制型的孩子很容易接受引導,願意嘗試新事物或與他人互動,也較能在互動過程中調適自己的感受;相對地,抑制型的孩子比較敏感,容易害羞、焦慮,常迴避或抗拒陌生的情境。如果孩子屬於抑制型,請爸媽不要強迫孩子,多給他一些時間調適,以正向的態度給予鼓勵。

原則4:提供練習機會
現代社會多以小家庭為主,孩子的生活圈通常很小,缺乏練習與他人互動的機會。請爸媽多為孩子創造機會,與不同年齡的人互動,例如:跟親戚聚會、參與社區活動,或是跟其他爸媽組成共玩團體。除了到餐廳、公園等公共場所之外,爸媽也可以帶孩子到親友家吃飯、過夜,讓孩子體會不同家庭的生活習慣,他在應對時就會更謹慎。

提醒爸媽,不需執著於孩子在互動過程中的小失誤,而是要多鼓勵孩子的好表現,才能讓孩子認為禮貌是一件令自己、令別人都快樂的事。

原則5:以口語提升表現
情緒和語言發展的關係非常緊密,若是孩子能善用口語表達,就會減少以負面行為來宣洩情緒的頻率。對於語言能力有限的幼兒,請爸媽觀察孩子行為背後的意圖,引導孩子用口語表達。譬如當孩子丟玩具時,告訴孩子:「玩具組不起來,所以你好生氣,你可以跟媽媽說,請媽媽來幫你。」即使孩子還小、聽不懂爸媽說的話,也要多跟孩子進行口語互動,讓孩子認知到語言是最有效的表達方式。

有時幼兒說出失禮的話,是因為他們還無法精準地掌握詞彙,此時爸媽應試著瞭解孩子想表達的意涵,如果孩子沒有惡意,就不必大驚小怪。例如:有孩子在看到媽媽的朋友時,指著對方說「好醜」,媽媽追問之下才知道,孩子認為短髮的女生都「好醜」,長髮的女生才漂亮。瞭解孩子真正的想法後,爸媽就可以幫孩子解釋、化解尷尬的情形,並利用機會教育,增加孩子的詞彙量。

原則6:善用角色扮演和親子共讀
爸媽可以運用角色扮演,讓孩子演練如何與他人互動,並藉機教禮貌。爸媽可以跟1~2歲的幼兒玩簡單的扮家家酒:「你請媽媽喝杯茶好嗎?」「謝謝你,媽媽好高興!」幫助孩子認識各種互動方式;至於3歲以上的幼兒,則可以玩複雜一點的醫生看病遊戲、餐廳遊戲等等,讓孩子體會照顧他人、為他人服務的精神。

♦ 在共讀中學禮貌

禮貌
文‧圖/阿麗奇 
譯/黃筱茵 
出版/上誼
這本漫畫形式的《禮貌》包含了數十種常見的生活情境,親子可以一起討論合宜的行為舉止,幫助孩子瞭解禮貌的內涵。快邀請孩子來看看這些人的舉動,試著體察雙方的感受、回想自己的經驗,找出誰最有禮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