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問的低年級孩子──用問題開啟親子間的對話思考

孩子上小學之後,好像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界,生活中有許多東西引發好奇心,常有天外飛來一筆的問題,例如:「為什麼彩虹會是這七種顏色?」「為什麼從鏡子裡看我背後的東西,感覺好像離我比較遠?」比起幼兒階段的連環問,孩子的問題更深奧了!不過,當爸媽終於找到答案,認真為孩子解答的時候,孩子居然眼神飄向他方,可能讓爸媽感覺很挫敗:是小孩注意力有問題嗎?該怎麼回答他才聽得懂呢? 

透過討論,讓孩子分享自己的新發現 

六到八歲左右的孩子逐漸具備邏輯思考能力,喜歡觀察身邊的事物,想找到當中的因果關係;不過,他們還不能理解太抽象的道理,往往必須要看到、摸到實際物體,或是靠著過去的生活經驗來理解,如果大人太著重於解釋科學原理與知識,孩子很可能無法耐心聽完大人解說,不知不覺就恍神發呆或是說起其他話題了! 

這階段孩子問問題的動機,可能不是在尋求答案或是掌握主導權,更近似於想要與人分享對知識的熱情;因為,這個世界有好多事物讓他感覺很新奇,他真心希望可以讓別人知道「他發現到這些問題」。我們可以先回應孩子:「嗯!你問的這個問題很棒。那你認為呢?」如果時間允許,就耐心等待他回答,給孩子思考的時間。透過對話互動,我們可以了解孩子的想法與背景知識;不求標準答案,多反問:「喔!你認為……,是這樣嗎?」「理由是什麼呢?」讓對話可以延續。這個階段的孩子,也很需要透過表達的機會,練習整理腦中的想法。不要養成他把問題丟給別人,要求別人給他答案的習慣。 

生 活中多觀察思考,養成探究的習慣

在互動的討論之外,也可以帶孩子對身邊常見的現象做觀察記錄。好比說,看見陽光從玻璃窗照射到地面,呈現類似彩虹的現象,跟孩子一起找找看光線是從什麼方向照過來?風把樹葉吹得到處飄,觀測一下哪些樹葉飄得比較遠,哪些樹葉一下子就掉下來?葉子的形狀有什麼不同?這些知識跟課本教的哪些知識有關聯?可以依照孩子的興趣選擇主題,讓觀察探究的過程帶給孩子成就感,養成孩子正向積極的學習習慣並建立自信心。 

孩子能提問題是一個起點,除了增進親子之間的對話、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更能造就努力學習的習慣,建立他們的自我價值感!當爸媽可以陪孩子自由的探索學習,體驗到問問題和找答案是一件愉快無壓力的事,孩子也會擁有健康的心態,在未來的學習旅程走得更穩喔!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