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庚玲 台大心理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肥胖與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睡眠呼吸中止症、氣喘等疾病都有關聯。小學生若肥胖,不但會自信心低落、缺乏自我形象認同,還容易被同儕取笑、嬉弄,進而促發憂鬱。無法有效面對自己的肥胖問題的兒童與青少年,更可能因厭食、暴食的惡性循環,而出現全口蛀牙、脫水、便秘、消化道潰瘍、胰臟炎等問題。孩童期的肥胖不僅帶來各種生理、心理、社會人際的折磨,更有6-7成的機率到成人期仍然肥胖,成為一生都得面對的身心問題。【註1】
肥胖雖有基因遺傳的因素,但更重要的關鍵卻在於飲食與運動習慣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提供了小朋友與家長許多實用的建議,譬如少吃高糖、高脂的食物或飲料,每天吃早餐,在家吃晚餐,多運動,多喝水,少看電視,睡眠充足等等。這些說法雖正確,卻不易在現今的社會環境中落實,我們只要在都會區國小放學時段由校門附近繞一圈,就很快找到答案了。
你一定看過國小放學時校門口摩托車、轎車、安親班接送車大排長龍的陣仗吧!但請回想一下,你是否記得在自己小時候,大部份的孩子都靠走路上下學。如果以家到學校只需要10分鐘腳程來計算,二、三十年前的孩子還沒刻意運動,每天就已經多了20分鐘的體能活動時間。
你一定也看過國小附近的超商「童」聲鼎沸的情景吧!還在為工作奮戰的爸媽擔心孩子放學餓著,給點零用錢無可厚非,但有多少孩子買的食物或飲料非高油脂或高糖分?有些孩子放學時並非餓,只因電視上連續放送新上市的脆餅廣告,於是相約買幾包嘗鮮。不買垃圾食物的孩子,也可能被剛出爐的麵包吸引,高鹽、高糖及精緻麵粉其實也是高熱量的隱形來源。
以上都會家庭孩子們的生活日常,其實隱藏了深沈的社會變遷因素:一方面,綁架、擄人、潑酸、砍頭,只要發生一次,就讓一整代的父母都留下不可抹滅的陰影,於是,不讓孩子自己走路上、下學,成了父母負責的表徵。另一方面,父母下班晚,只好讓孩子先買點心果腹。而下班回家已經累癱的父母,每星期有幾天還有體力下廚呢?買便當充當晚餐的天數,也是你與孩子消化過量油脂的次數。
孩子會肥胖,絕對不是單一因素
當體重出現問題,甚至伴隨了肥胖相關的疾病,往往需要的是整體生活習慣與節奏的改變。從上述社會變遷的觀點,孩子若有肥胖問題,親子、父母之間真的不應互相怪罪,或嘮叨孩子吃太多、動太少。父母要先反思自己所擁有的
知識資源(如:有沒有求助專業,讓孩子少吃的同時,還能維持體力、生活樂趣?)、
時間資源(如:有沒有陪伴孩子運動、幫孩子打理飲食?)、
社會支持(如:全家是否都願意配合執行孩子的減重計畫?)
以及孩子的個人意願與動機是否都成熟到位,足以長期執行,並能在孩子減重成功後,支撐其繼續維持健康的飲食與生活習慣。
如果想為孩子執行減重計畫,全家一起坐下來溝通,瞭解減重對健康的重要性,也一起反省目前的飲食與生活型態,達成共識,才是最重要的第一步。簡單的執行方式是全家先透過營養師或專業網站協助,把每種吃下的食物與日常的生活細節都分成紅燈(對健康及體重有害)、黃燈(對健康及體重好壞參半)、綠燈(對健康及體重有益)三個區塊。而每想要用綠燈飲食與習慣取代紅燈時,都請孩子一起評估替代方案的可行性。唯有從計畫面就全程參與,才有可能讓孩子在減重過程中找到自己的控制感。
減重不只是改善表面的健康行為,而是一場與孩子的既有習慣的拔河
孩子的體重問題既然是社會變遷洪潮下的後遺症,就要讓孩子知道,雖然他需要改變,但這並不是他的錯。更要從減重開始前的計畫期便讓孩子參與,讓他明瞭生活與飲食雖因減重計畫而不得不重新調整,但這都是他們自己參與所做的決定,如此才能增加他們對新生活的渴望與控制感,並在減重計畫執行過程中一直保持改變的動機,創造全新的健康生活。
註1
參見國健署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