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爸爸育兒參與度大調查】台灣爸爸,比媽媽更幸福?

 
整理∕林瑞丹

全台3千多位爸爸、5千多位媽媽參加2020信誼「新世代爸爸育兒參與度」網路大調查,9成的爸爸認為自己是一個稱職的好爸爸,若可以重新再選擇一次,7成的爸爸絕對會說:「我願意!」

信誼基金會於2020年5月25日至6月30日針對3千多位爸爸、5千多位媽媽進行「爸爸育兒參與投入」網路大調查,瞭解爸爸實際育兒參與狀況、成就感、育兒資訊來源、影響育兒投入的因素,以及對政府育兒政策的期望等面向的感受和心聲,綜合歸納出四大發現。

發現1  新世代的爸爸比媽媽更能享受育兒的幸福和成就感?
98%的父親認為育兒是身為父親的責任和權利,絕對不能缺席。97%的爸爸認為自己和孩子相處融洽、愉快,98%的爸爸同意陪伴孩子成長感到很滿足。如果可以重新選擇,只有5%爸爸不會在選擇當爸爸,71%的爸爸堅定的表示絕對會再選擇當爸爸。
相對媽媽雖然同意爸爸的育兒參與和投入與自己的期待大致相符,但最後反映在重新選擇生育與否的決心上,卻有14%表示是不想當媽媽,堅定的選擇「絕對會」再當媽媽只有53%。
 
發現2   在育兒知識的攝取和主動學習上,爸爸是比較被動的。 
數據顯示爸爸實際從事的育兒項目大致接近媽媽對爸爸的期待,近6成的爸爸最常做的育兒工作也是他最喜歡的育兒工作。「和孩子共讀、說故事給孩子聽」、「帶孩子做家事」、「參與共學團體、親子課程或學校活動」,是爸爸實際做的和媽媽期許落差最大的三項育兒工作。同樣這也反映在雙方對育兒資源需求的差異上。這群父母除了依賴網路搜尋育兒資源外,72%的爸爸育兒資訊管道來自另一半的主動告知,而媽媽則是積極的加入育兒相關網站(74%)和社群(72%),以獲得更深入、更結構化的育兒資訊和經驗。除了教養觀念外,有7成的媽媽期許爸爸在育兒學習上應該吸取親子共讀、共玩等互動技巧。相對在育兒資訊攝取和主動學習上,爸爸需要更積極主動。

發現3  在夫妻共親職滿意度上,爸爸呈現高度樂觀,媽媽持保留態度。 
在育兒理念共識和角色搭配上,85%的爸爸認為自己和媽媽的角色和時間配合得很好,83%爸爸認為自己和另一半有一致的育兒理念和做法,83%的爸爸覺得自己有獨自照顧孩子的能力。

相對於媽媽,87%表示會刻意製造機會鼓勵爸爸和孩子相處,並有53%的媽媽回答並不放心爸爸照顧孩子,會時常提醒爸爸該如何照顧孩子;認為自己和爸爸育兒理念和做法、角色、時間搭配的並不好的也有三成。也就是在育兒理念、態度、方法和共親職的分工上,爸爸持高度樂觀的態度,媽媽則較保留、審慎。 
發現4 鼓勵生育政策和需求不對等,影響養兒育女的意願和投入。 

雖然新世代父母對育兒觀念有了顯著的轉變,但外在環境的支持並未隨觀念改變而及時趕上。從外在環境因素、配偶支持與配合、爸爸本身的角色勝任三個面向探討影響爸爸育兒參與的因素,發現外在環境支持度相對影響最大,政府育兒福利和職場育兒支持度都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沉重的育兒負擔、政府的育兒措施不足、憂心未來的成長環境,影響了新世代父母生育的意願,同樣也反映在爸爸育兒的投入上。7成的爸爸受政府育兒福利措施不足而影響育兒動力、45%父親認為職場對育兒並不友善(無法準時下班或請假不便利)、3成的爸爸因經濟壓力而影響育兒時間和心力的投入。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