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騰教授:丟、跑、旋轉……是打底的功夫

許多爸媽發現孩子走一小段路或爬個樓梯就喊累,勞動一下就說沒力氣,甚至上課時坐不住、學習不專心。這一代的孩子看起來長高也長壯,但活力、耐力卻不足,難道孩子的體能變差了嗎?

 
諮詢/王宗騰教授 台北市立大學體育系教授兼系主任

台北市立大學體育系教授王宗騰表示,如果一個孩子經常生病、有氣無力,走幾步路就喊腳痠走不動,或是不想到戶外遊戲、成天懶洋洋的,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勁來,那就表示孩子的體能狀況可能不OK。

生活型態改變讓孩子的活動量減少
都市化和科技的便利,讓我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轉變,行動有車子和電梯代步,買東西可以上網買直接送到家……,步行不再是維持生活的重要勞動。

日本調查發現,30年前的小學生每天走路約27,000步,如今大約11,000步。而5歲的幼兒步行量,根據日本幼兒體能專家前橋 明教授的研究發現,也從30年前的每日平均12,000步,到現在減少到不足5,000步,相對台灣的幼兒每日步行量甚至不到2,000步。這樣的現象也和爸媽的運動習慣有關。爸媽不愛運動,帶著孩子一起運動或重視孩子參與體能活動的可能性自然也就降低。
 
追趕跑跳碰,越玩體力會越好?
運動和體能有直接關係嗎?體力的好壞是身體能力的展現,一般稱為「健康體適能」。長期關心幼兒體能問題的王宗騰教授指出,幼兒並不需要接受嚴格的體適能訓練,但及早接觸及參與適齡的體能活動,如:玩球、攀爬、騎車等,確實有助於養成終身運動的習慣,培養出好體能。

王宗騰教授發現,有些爸媽因為怕髒而限制小小孩爬行,其實爬行經驗對孩子的觸覺、肌力發展和日後站立與行走都很重要,過度保護孩子反而影響了發展。若以大孩子最愛的籃球活動來看,必須綜合跑、跳、運球、投球、傳球等動作,如果從小沒有拍球、丟球的經驗,長大玩起球來充滿挫折,怎麼可能愛動、體能又怎麼會好呢? 
 
健康體適能4要素
健康體適能是指一個人的體能狀態。體適能好的人,不但能應付日常生活中身體所承受的衝擊和負荷,不易疲勞,還有餘力享受休閒活動。它包含以下4要素:
1. 心肺耐力:包括心臟、肺臟、血管等系統的機能,也就是把氧氣供輸到全身的系統,可讓我們在較長時間的運動狀態下也不易疲倦。
2. 肌肉耐力:包含肌力與肌耐力。肌力好就能跑得快、跳得高、投得遠、提得重;肌耐力佳,動作進行的時間就能持久、進行的次數也增加。
3. 柔軟度:有助於身體的伸展與協調性,以及避免運動傷害發生,影響因素包括關節、肌肉、肌腱、韌帶及軟骨組織等。 
4. 身體組成:即一般測量的身體質量指數BMI,指體內的肌肉、骨骼與脂肪,應維持在適合年齡的比例,才能使體能達到最佳表現。

 
循序漸進,重視基本動作技能的發展
王教授強調,丟、跑、旋轉……這些基本動作,就像學英文必須認識的26個字母,是打底的功夫。動作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的,沒有適當的指導跟練習,動作的學習會有停滯和延遲的現象。反過來說,當孩子的身體對這些動作越熟練,不管將來進行的體能活動需要組合應用哪一種,都難不倒他。

對於幼兒來說,強調動作發展,以「動作技能」一詞替代「體適能」或許更為合適。在幼教課程新課綱中正是強調以動作發展為基礎。「動作技能」是指能做出正確、有效、平順、協調良好的身體動作來達成目標的一種能力,如:投沙包、跳繩、走平衡木等。

各種動作技能的發展不僅要掌握時間、空間,協調不同的肌肉、關節,還需要手腦並用;身體動作要表現得純熟、一致,必須靠知覺與動作充分調和。孩子在練習身體動作的過程中,不但體力慢慢增強,身體的穩定性、移動性和操作性技能都更精進,連情緒、人際互動和認知學習能力也能一起提升,變得更有自信。

給孩子足夠的時間空間玩遊戲才能提升體能
健康體適能的運動標準是「333」——每週3次、每次30分鐘、心跳130下。王宗騰教授指出,幼兒同樣可參照這個標準,事實上,嬰幼兒的最大心跳可達220下,早已超過130;不過孩子活動時並不是持續性的,可能動一動、停一停,所以每一次活動總時間不超過45分鐘,通常都不會過量。但爸媽要注意,孩子活動時並不適合一直處於高強度,當孩子已經氣喘如牛、滿臉通紅,就該休息一下。

他建議爸媽可以從旁協助,前20〜30分鐘帶著孩子一起活動,後半時間則讓孩子自由活動。如果有玩伴,孩子們會互相學習,激盪出許多玩法,玩得更盡興。大人只要給孩子適當的活動空間,就不必擔心活動量不足。

身體快樂活動與體驗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雖然台灣從學童到成人都有一套明確的體適能規範,但對幼兒體適能來說卻需要去建立常模。王宗騰教授認為,活動身體的目的是在促進身體動作的協調發展,體驗的過程對幼兒期的孩子更重要。

以跳遠來說,孩子跳得不夠遠只是一個結果,爸媽或老師看到這個結果,應回頭檢視是否在過程中出了問題,孩子的動作夠不夠正確?還是其他原因?然後提供孩子改善的處方,例如指導孩子正確的動作要領,而不只是一再地要求練習,以求達到好成績。爸媽要多鼓勵孩子,多提供活動的機會,讓孩子有信心做得更好。學習、指導、練習是讓體能變得更好的3要素,而爸媽花時間陪伴和鼓勵是很大的關鍵。

順應孩子好動天性,從小看大做好健康管理
「研究發現,台灣4〜6歲幼兒在動作發展測驗的表現,與美國同齡幼兒相比足足落後約6〜12個月,這不只影響幼兒期,還持續影響成年後的運動能力。」王教授強調,幼兒的活動和大人的運動不同,他們是以生活遊戲為主軸,在玩玩停停之間,強化動作發展,也培養出好體力。爸媽關注孩子的體力與運動,並非要訓練出運動員,而是滿足孩子的好動本性。

嬰幼兒時期的身體活動不僅是促進動作發展的關鍵,也是孩子認知外界、啟發創造力及探索自我的重要媒介;規律且充足的運動更可以幫助孩子維持骨骼、肌肉與關節的健康,也有利於心肺功能的運作。讓孩子充滿活力、勇於探索,迎向美好人生,才是最終目的。
 
從嬰兒期就逐步培養體力
從小鼓勵寶寶在地上爬,可以增強抬頭能力、鍛鍊頸部和背部的肌肉群;寶寶活動時,血液循環和呼吸會加快,多樣性的肢體動作也會促使大腦作出各種反應,腦細胞會得到更多氧氣和營養素,加速新陳代謝,使大腦愈來愈靈敏。

由於0~1歲的寶寶對肢體還無法控制自如,爸媽必須多提供感官刺激,激發他認識及活動自己的身體,像是用手搖鈴在寶寶眼前晃動,並吸引他伸手去觸摸、抓握,或是引導他抬頭、翻身或向前爬行。

只要0~1歲打好基礎,大部分的孩子1歲半就會出現跑步動作,2歲便能併攏雙腳往上跳;3歲時,不但跑得很好,而且還能跳高、跳遠。所以3歲左右的孩子,就身體的本能來說,正是蹦蹦跳跳、充滿活力的階段。爸媽從孩子健康手冊上的生長曲線和發展指標上,就可以對照檢視出孩子的健康狀況和體力囉!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