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林麗英 幼兒語言專家
採訪報導/黃美湄
訪談才剛開始,林麗英阿媽拿起手機,點開畫面:「你看!這是我最小的孫女,今天第一天去上學喔!很勇敢,都沒有哭……。」眼裡散發著疼惜的目光,訴說著小孫女的成長,就跟爸爸媽媽看著孩子的每個「第一次」那般引以為傲。
疼愛卻不插手管教,樂於當兒媳的最佳援手
擁有4個孫子女的她,最大的孫子已經國小四年級,下面的妹妹們大約都是間隔2—3歲。精力充沛的她,曾經遠赴英國為媳婦坐月子,包辦出門採購、準備餐點等家務,同時照顧剛出生的小寶貝。個性直爽又好客的她,平日裡也總是喜歡邀約家庭聚會,常把兒子兩家人聚在一起,無論是外出旅行、尋找新鮮的露營車體驗活動,或是在家聚餐,只見她毫不嫌麻煩,一心一意為大家張羅好,讓全家大小玩得輕鬆愉快。林麗英阿媽戲稱:「吃喝玩樂是這個家的最大特色。」但這個吃喝玩樂的背後,卻有著許多寶貴的價值觀和生活經驗的傳承。
成為阿媽後,和孫兒孫女互動,跟自己當媽媽時最大的差別就是「教」的成分變成了「疼」,但是疼愛並不是溺愛,要能夠拿捏。兒子媳婦教小孩時,她和阿公約好絕對不插嘴,即使小孩被責罰,也不當他們的靠山。由於兩位媳婦都是全職媽媽,所以林麗英阿媽扮演著支援的角色,一方面讓媳婦有放鬆的時刻,一方面自己也享有了帶孫兒孫女的樂趣。
豐富的生活經驗與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因為跟小孩們從小有許多共同的生活經驗,所以有很多話題可以聊,比如說:孩子喜歡聽阿媽談自己的小時候,聽到阿媽說:「你第一次洗澡是阿媽洗的喔!」眼睛都睜大起來,想聽到更多有趣的事。到阿媽家玩的時候,能做的事可多了,注重生活經驗的阿媽不需要搬出玩具,只要邀約孩子們陪阿媽去買菜、一起來洗米、煎蛋、做饅頭,孩子們都迫不及待。旅行住宿的時候,也總愛搶著跟阿媽擠在大床上一起聊天、說故事。
林麗英阿媽以資深阿媽的心情分享:「在4個小孩面前,絕對不要有比較性的言語,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阿公阿媽欣賞都來不及了,不需要批評和比較。」也正因為她對每個小孩的觀察與理解,所以她會適時地邀約不同的孩子出去玩。比如說,當她跟自己姊妹做個小踏青時,會帶著老三同行,讓她從姨婆們的互動中學到不同的人際關係,有時也帶著兩個感情比較親密的孫女一起,讓她們一路上有玩伴。
看到他人的需求和長處,傳遞愛的正能量
本身是幼兒語言專家的林麗英阿媽,從三軍總醫院的語言治療專業,到進入心路基金會全方位的關注早期療育,已經超過40個年頭。退休之後,更是勤於在兩岸講學,培育早療工作者,去年更組織了志同道合的年輕老師和治療師團隊,跟上最新科技,開啟線上直播課程,用理論和實務演練,直接陪伴需要早療的家庭輔導他們的孩子。她退而不休,期許自己的專業也能慢慢走向預防性的早教,及早讓一般家庭的孩子受惠。
林麗英阿媽待人處事的積極正向,熱愛生命的態度,也成為家中小孩的榜樣。這個暑假,為了鼓勵小四的孫子運動,特別帶著他參加6對爺爺奶奶的溪頭和杉林溪的行程。一路上,孫子看著阿公阿媽和好朋友們充滿活力的漫步山林,他豪不怕生地主動找不同的爺爺奶奶聊天,跟著每個人的專長認識植物或是談歷史故事,知道哪位爺爺奶奶廚藝高超,回到家之後還跟爸媽分享這些爺爺奶奶厲害的地方,小小年紀就學會欣賞別人的長處。從自己的祖父母,到認識其他爺爺奶奶,孩子從小對於老人充滿了正面的看法和關懷,這不也是寶貴的生命教育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