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美藻:育兒不孤單,用社區的力量養我們的孩子

臺灣假日學校協進會理事長簡美藻深信教育孩子,需要整個村落的力量,「今天不是你的孩子好就好,必須要整個台灣的孩子都好,你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她是如何善用身邊資源,給兒子充足的成長養分,並透過分享帶給更多親子呢?

採訪報導 / 陳妍希
圖片提供 / 簡美藻

臺灣假日學校協進會理事長簡美藻,另一個身分是擁有兩個兒子的全職媽媽,自身的生命經歷以及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讓她長出母親獨有的生命力與韌性。她是如何善用身邊資源,給兒子充足的成長養分,並透過分享帶給更多親子呢?

四歲時父母離異,從小在貧困環境中成長的簡美藻,小學二年級就必須為了生活打工,少了父母的陪伴,找不到生存價值。國中時期的她變得非常叛逆,直到遇到一位美術老師,發現她畫畫的天分,帶著她創作、比賽,因此改變了她的一生,也讓她深深感受到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力。

看見孩子的亮點,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寶貝
人生的挫敗與淬鍊,讓簡美藻對生命多了一份敏銳,也特別能看見孩子的需求。在大兒子兩三歲的時候察覺到了孩子的異樣,後來被醫生診斷出患有妥瑞症,經歷了很長的一段的迷惘與害怕。

直到馬偕的醫生告訴她,這些症狀對孩子來說並沒有不舒服,只是大人看了受不了,才想要吃藥控制,從此轉念,用正向的態度面對兒子的妥瑞症,慢慢引導、鼓勵,給他很多在做中學的機會,孩子長大後各方面表現果然亮眼,她很興奮的說:「陪伴孩子真的是很有趣的事,用心認識孩子的特質,用正向思維和態度陪伴孩子,缺點也能變成優點。」

從親子館到足球社團,善用社群力量凝聚地方資源
簡美藻回憶,孩子小時候經常帶著他到信誼親子館,他特別喜歡玩煮飯遊戲,一旁小朋友自然的就靠了過來,本來互不相識的爸媽也配合演起客人。孩子當然也會為了玩具爭吵,但這個過程中可以學習人際互動,她說:「平時帶孩子出門,多和其他孩子互動,增加遊戲和友伴的經驗,上學時的焦慮就可以減少許多。」

記得有一次看診,醫生建議給兒子參加謀略性的運動,認真思考醫生的建議後,想著不如自己來成立一支足球隊,因為戶外運動讓孩子接觸自然,肢體碰撞加上邊踢邊喊著「球來了」或「傳給我」,透過謀略式的吼叫可以幫助孩子發洩情緒,還能培養與人合作的能力。於是她從兒子幼兒園同學問起,還在平時買菜的市場裡打聽到適合的足球老師,發揮揪團實力,六人足球隊正式成立。

「那個時候台灣還是幼兒足球沙漠,我總在FB分享孩子在草地上盡情奔跑踢球的照片,就這樣吸引越來越多的家長加入」,在板橋國小校長的協助下,簡美藻在校園發傳單,足球隊擴大成了足球社。「起初的經費都是靠家長熱心的捐助,但我們想既然是為孩子好,就該試著去爭取資源」於是幾個家長便積極奔走聯繫民意代表,終於獲得公部門的支持,爭取到孩子練球的場地。簡美藻認為只要是為孩子爭取福利,失敗了也關係,在挫敗中吸取養分不斷成長,總是會成功的。

眾志成城,打造更美好的社區學習環境
懂得運用社區既有資源,時時聽取專家建議,在學校發揮互信互助精神維持親師溝通順暢,樂於分享共學樂趣,勇於爭取公部門資源,簡美藻的育兒之路,不只活絡了身邊資源,也感受到共享資源的美好。簡美藻建議不能忽略家長之間的資源,趁送孩子上學或參加活動和其他家長、老師多聊兩句,往往可以凝聚成不同的力量,為孩子做更多的事,「只要勇敢的站出來,做好每一件小事,集結起來就是大事。」

簡美藻深信教育孩子,需要整個村落的力量,「今天不是你的孩子好就好,必須要整個台灣的孩子都好,你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未來她希望結合公部門的力量,為孩子打造一個足球主題公園,將這份勇敢與母愛傳遞給更多的孩子。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