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的教養策略

孩子在父母的期待中出世,孩子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牽動著父母的心;在父母的心中,他們簡直像天使一般迷人!然而,孩子一天天長大,開始有了自己的意見,也開始會固執、不聽話,糟糕的是,他們又不是成熟到可以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所以,當孩子「番」起來、不可理諭時,父母如何圓滿的處理,的確需要極大的智慧。


你常常為了孩子不聽話而困擾嗎?什麼才是適當的教養方式呢?可以試試下列的策略:

●調節自己的情緒
若父母要處理孩子不聽話的狀況,一定要先確定自己情緒平穩。因為,父母若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會讓孩子學習的焦點轉移。也就是說,原本是要修正不聽話的行為,但當孩子一看到父母凶神惡煞、臉色很難看的樣子就害怕、嚇壞了,認為自己的行為讓父母生氣,所以以後只要聽話,父母就不會生氣。如此一來,焦點成了「生氣」這件事,原本不聽話而受「規範」處罰的意義就消失了,且失去讓孩子學習如何改正不聽話行為的機會。

●接納孩子的情緒
雖不接納孩子的負面行為,但父母要接納孩子的情緒、聽聽孩子的心聲;否則,孩子也聽不進去父母說的任何話。

●訂定規範
父母要先講規定,讓孩子有遵循的方針,才能去談孩子是否聽話。要特別注意的是,對年齡較小的孩子,訂的規範要具體清楚,若用模糊的字眼,孩子很難做到。與其說「你要做個乖孩子」,不如說「玩具玩完要收好」。

在訂規範時要讓孩子參與,這樣才知道他懂得什麼,再依此共同訂出規範,並利用孩子能看懂的字或圖具體地列在紙上。若孩子連簡單的符號都看不懂,就更不能把規範訂得太複雜。雖然孩子並不一定都能遵守,但至少已有提醒的作用。此外,訂規範時,也可附加訂出若未執行的處罰方式。

另外,訂規範時要注意合理性,否則就是入孩子於罪,孩子很容易就觸犯到規則,將來不聽話的可能性就很大。

●防患於未然
事前模擬可能發生的狀況並設想解決方案,也可降低孩子發生負面行為的機率。例如:父母帶孩子去逛百貨公司,孩子會認為要去買玩具,沒買的話,就會在百貨公司哭鬧、賴著不走。其實,父母在事先就應想到孩子可能的反應,應先告知出門的目的是逛一逛,不會買玩具;若孩子到時仍執意要買,父母可視情況決定要不要買。若打算買,則要用緩衝法,如等孩子生日時會買給他。別讓孩子認為只要提出要求,立刻可如願以償。

●轉移注意力
三、四歲的孩子比較會反抗,當孩子鬧脾氣時,父母不能跟著發脾氣、硬在問題點上繞,可試著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處理。父母平日必須多觀察孩子的喜好,才能得知能轉移其注意力的事物(具體的如布偶,抽象的如說故事),避免臨時才抱佛腳。

●慎用處罰
對年紀較小的孩子而言,「隔離現場」是可採行的處罰方式,這樣孩子的負面行為就沒有繼續發揮的機會,情緒也能慢慢恢復。

而對於五、六歲的孩子,在沒有安全顧慮的前提下,適度地處罰,讓孩子嚐到不遵守規則的後果,可教導孩子學會負責任。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父母處罰孩子常一次比一次嚴厲,結果處罰愈強,孩子反而愈來愈不聽話。這是因為,處分的次數一多,孩子會漸漸「習慣化」,甚至愈禁止,就愈想做,故父母需慎用處罰。

●善用獎勵
處理孩子負面行為時還可用增強原則(代幣制度),對好動、過動兒也很有效。例如:若孩子總是動來動去、安定不下來,父母可和孩子約定,若他坐二十分鐘都沒有跑來跑去(同時須為他安排一些活動),就可以得到一個「小星星」,累積七個「小星星」以後,可以換取一樣他一直想要的東西——這項增強物必須非常吸引他。如此孩子不但可平穩下來,也有了努力的目標。

不過,使用獎勵時,應儘量避免物質獎勵,以免孩子要求愈來愈高;而萬不得已要使用時,宜採漸進式,不要讓孩子太快獲得。因行為的養成需一段時間,太快獲得獎勵,誘因會變弱,行為修正的成效就不盡理想。

而若是用精神獎勵——即口頭獎勵,則要留意用語,要多對行為、而非人格作具體討論。建議父母最好不要說「你好乖」,而是說「你這二十分鐘都沒有亂動,表現很好、有進步」。

聽話的定義雖因標準、情境而制宜,但在處理孩子不聽話行為時,父母皆需用心思考、耐心執行。只要您能理智、客觀地教導孩子,孩子就能培養出良好的道德觀,其言行舉止自然也會表現得恰如其分!

※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