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家有個資優生


文/邢小萍 臺北市永安國小校長

提到資優生,你腦海中湧現的第一個印象是什麼?

很聰明、氣質好、功課好,又很多才多藝?當然,我不否認世界上存在著這樣全方位的資優生,但那畢竟是少數。只要你曾實地走進學校裡的資優班教室觀察,就會知道事實並不如想像的那樣。事實是,很多資優的孩子反而併有學習障礙,譬如有亞斯伯格症,這類孩子在某些部分的確很頂尖、很資優,但卻可能有嚴重的情緒問題。

我也見過曾獲得過無數競賽獎牌,但是說起話來卻尖銳刺耳的資優生,他的表現雖優,人緣卻不見得好。所以,所謂的資優生,並不意謂著就是全方位的資優,這是家長首先要認知清楚的。

家有資優生,你準備好了嗎?

標籤化是一個很大的迷思,大家都覺得資優班的學生要樣樣優秀,但是目前的智力測驗著重的都是邏輯推理,只有「魏氏兒童智力量表」有部分的語文測驗。總而言之,容易從智力測驗中脫穎而出的,還是邏輯推理能力特優的孩子們。

但是,這些孩子以後的發展是否就一定較一般孩子好?卻是因人而異的。要看孩子升上國、高中的資優班後,是否能夠充分適應、是不是一直能遇到好的老師引導?

我在教育現場看到,有些家長是「真心期待」自己的孩子是資優生,家長會不斷製造機會,讓自己的孩子看起來「像資優生」,甚至帶孩子到外面補「瑞文氏彩色智力測驗」、「魏氏兒童智力量表」,好讓孩子在做智力測驗時可以拿高分。

但也有些家長不願意把孩子送入資優班,他既不願意讓孩子去參加測驗,也不想知道自己的孩子是資優生,因為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太特別、被標籤化。他們認為,即使不讓孩子進資優班,還是可以在家栽培孩子。

不管身為父母的我們如何選擇,家中出了一個資優生,父母除了覺得很高興外,也要有更深一層的思考:接下來,我們的功課是什麼?而且這個功課將是一輩子的功課。

透過「魏氏兒童智力量表」可以畫出剖面圖,看出孩子的強項分布,是語文方面的資優,還是數理方面的資優?父母需要去發掘、掌握孩子發展上的強項與弱項。

若孩子真的是全方位的資優生,我們也得特別去注意他的身心發展,因為這樣的孩子有可能因為太出風頭,在學校成為被霸凌的對象;或是因為太聰明,而成為喜歡去霸凌別人的人。這些問題父母都要注意,以便及時矯正孩子的偏差行為。否則,一個最聰明的孩子,長大以後有可能成為一個最偉大的罪犯。

最後,我的忠告是:不管這孩子是不是資優生,他都是你的孩子,需要你的一視同仁,千萬不要因為他是資優生,就對他有特別待遇。

如何進入學校裡的資優班?

在台灣,目前要進入學校裡的資優班有一套嚴格的鑑定標準,以便將資優生與績優生區分開來。

所有的孩子進入小一時,都要做「瑞文氏彩色智力測驗」,若孩子的PR值(百分等級)在95以上,就會被推薦去做資優班的入學甄試。孩子小一的學業成績得在全班前面的百分之十,再加上其他額外的表現,及老師平常的觀察,綜合起來作為推薦參考。

被推薦出來的孩子,在小二時要參加團體測驗,測驗通過之後入班觀察,同時要做個別智力測驗,也就是「魏氏兒童智力量表」,孩子的成績得在正三個標準差以上才合格。之後再加上他入班觀察時的表現,一起送學校的鑑定委員會討論,評估這個孩子是否適合進入資優班就讀。

等審核通過之後,孩子會在三年級進入資優班。一直到四年級,班上都還可以接受新的資優孩子的推薦。

【績優班≠資優班】
學校內也有一些藝能科的資優班,如美術資優班、音樂資優班、體育資優班、舞蹈資優班等。這些班級名稱中雖然也有「資優」兩字,但其實都不能稱為資優班,應該稱為「績優班」。真正的資優班指的是「IQ」方面的資優,定義是很嚴格的。

資優班裡的特殊課程

資優班的老師會幫每個孩子作IEP(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也就是「個別化的教育計畫」。老師會觀察,孩子適不適合跳級、是否可能縮短修業年限?但也有學校不主張讓孩子跳級,而是把課程加深、加廣。

北投國小的資優班有特別延請專門的老師,負責加強資優孩子的情緒教育,因為這類孩子特別容易有情緒障礙。譬如有些資優的孩子說話時眼睛都不看人、拒絕跟人溝通,或是語文表達力特別弱;但相對地,這些孩子在數理方面的天賦又特別高。家長也需要進入資優教育中的環節中,各年級都會有家長讀書會,邀請家長一起來讀書。因為這些資優孩子將來能不能成為國家的棟樑,關鍵在於家長的態度。如果家長的觀念不正確,將孩子的資優作為滿足自己虛榮心的工具,這些既聰明又敏感的孩子,日後很容易走上歧途。

課程中也包涵生涯探索,幫助這些孩子了解自己的優勢是在數理方面、文學方面,還是自然科學方面?因應不同孩子的需要,生涯探索課程的面向很廣,有科普、數學、語文方面等,內容非常豐富。此外,資優班也很強調運動項目,因為有很多的資優生都不愛運動,是喜歡坐著動腦的小胖子、小胖妹,所以老師一定會帶著孩子運動、打球,尤其要讓他們進行團隊合作的運動,訓練他們與人合作的能力。

我曾接過一通電話,是帶資優班的老師打來的電話,他在電話的那一頭興奮得快要哭出來,原因是他帶領班上的孩子去參加了索道車比賽。原本鼓勵孩子去參加這個比賽,只是想要在孩子的心中埋下科學的種子。但沒料到在兩個多月的準備期間,孩子們在家長的支持與陪伴下,好努力地克服了層層難關,練習組裝馬達、計算動力修改索道車的結構,並展現出平常少見的執著與韌性。結果一參加比賽,竟意外抱回了冠軍以及多項大獎。看到孩子們的辛苦得到了肯定,就覺得好欣慰。

無疑地,這是一位關心孩子發展的好老師。一個資優的孩子若能遇到不以他的資優來滿足自己虛榮心的好父母,又遇到一個肯用心、有方法的好老師,那真的是一件很幸運的事!

【我的女兒曾因無法適應資優班而轉學】
方方小學時也曾進入過資優班,不過她不是數理方面的資優,而是語文方面的表現較為突出。但也許是我們無法適應那所學校的資優教育,再加上老師採用較高標的要求,要求班上的每個學生都要達成目標,忽略了學生的個別差異以及所遭遇到的困難,所以方方開始害怕上學,後來甚至不敢進教室、偷偷躲在廁所裡,差點演變成逃學。

我知道後,感覺事態嚴重,當機立斷地幫方方辦理了轉學。當時,家人也曾持反對的態度,認為若方方轉學了,那不就不能念資優班了嗎?但我堅持孩子已經出現行為問題了,此時念不念資優班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本文轉載自《減法的教育:順著孩子的天賦,不必順著爸媽的意志》,三采出版。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