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往事,孩子怎麼記得— 家庭故事讓孩子組織童年記憶

文/柯華葳︱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遊戲設計/柯華葳、編輯部

我們每一個人對自己最早的記憶大約是3歲半左右發生的事,更早的事情就記不得了。但有研究指出,嬰兒是有記憶力的。那麼,為什麼長大後,不記得小時候的事情呢?目前較為人接受的解釋是:記不得幼兒期所發生的事,可能與語言發展有關,因為3歲前語言還在發展中,幼兒需要成人幫助他們用語言反覆整理以幫助記憶。

研究指出,美國大學生記得出生後38.7個月的事,比美籍亞裔及韓裔學生早。研究者推測,可能是因為西方父母比東方(韓國)父母習慣與幼兒述說家庭故事以及指著家庭照片說故事。因此,美國學生在父母幫助下,比較容易記得小時候的事情。相對的,韓國學生最早的記憶則是發生在4∼5歲之間。

根據文獻,當家中有一個以上的孩子,父母與第一個孩子說話的時間比第二個或第三個孩子多。研究者進一步分析不同出生序對兒時記憶的影響,結果發現,老大平均回憶的時間點為3歲,老二、老三則接近3歲半。有趣的是,許多人在回憶早期記憶時都提到「有照片為證」。換句話說,照片的確能幫助記憶。

哈佛大學史諾教授提出:以孩子為主的家庭故事,可以幫助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歷史中的地位,有利於自我概念的發展。更重要的是,還能幫助孩子學習記憶與做記憶組織。例如,翻著小時候的照片,當妹妹看到姊姊當花童,自己卻沒有類似的照片時,問:「怎麼都沒有我?」媽媽說:「你還沒有出生啊。」妹妹後來可以指著照片告訴其他人說:「這是姊姊當花童。那時候我還沒有出生。」由此可見,妹妹由照片學到很多她還沒出生前家裡的故事,也包括她自己都不記得的童年往事。這讓她對家中成員以及自己與家中成員的關係,建立起很清楚的概念。

觀察重點
‧嬰幼兒有記憶是肯定的。嬰兒會分辨出眼前的東西,耳邊的聲音,是否曾經出現過。他記得看過或是聽過的事物,當舊事物、熟悉的聲音再次出現,他不會覺得新奇。
‧述說孩子小時候的事,有利於孩子自我概念的發展,並幫助孩子學習記憶與做記憶組織。

組織記憶的行動建議
行動1 看照片,說故事
翻閱家中相本,或是放一段孩子小時候的影片,一面和孩子敘述照片或影片中的人、事、物。
‧針對孩子提出的問題回答,如前面文中的例子。
‧讓孩子猜猜看照片中的人是誰?比較現在和以前的差別。

行動2 排出先後順序
有些事件的照片是可以看出先後順序的,例如:出門旅行,從上車、到達目的地、參觀不同景點等等。把照片從相本抽出來,依序說給孩子聽,再混在一起讓他自己排序。
‧請孩子將照片排序,可以讓孩子對事件的印象更深刻。
‧排序之後,再請孩子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個事件的經過,以及他的感想。

行動3 一路見聞,誰記得多
平日養成外出回來就與孩子談「一路見聞」的習慣,當作記憶複習,並幫助孩子做記憶組織。
‧在聊「一路見聞」時,請注意聆聽和觀察孩子說的內容,看看他記得哪一些事。
‧必要的時候給他一些提示,例如:「我們剛才買書時,遇到一位穿紅衣服的阿姨。她跟你說了什麼?」「你跟阿媽說,剛剛你到動物園,看到什麼動物啊?」「動物園的叔叔餵大象吃什麼?」「我們剛剛在科博館看的展覽?你最喜歡哪一個?為什麼呢?」類似這樣的談話引導,都能幫助孩子回想、組織記憶。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