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華葳:我們需要作嬰兒研究

 
               ►2000年,柯華葳教授(左二)參與第一屆信誼0-3歲嬰幼兒發展國際研討會,與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小姐(中)與多位國內外學者一起為嬰幼兒研究貢獻心力。

整理 ∕ 信誼編輯部

1999年初,信誼基金會張杏如董事長邀集多位發展心理學學者,洽談舉辦0-3歲的研討會,期望幫助社會大眾認識嬰幼兒各種面向的發展,進而能有較適當的教養態度與方式,同時督促政府提出更好的嬰幼兒政策。當時,不論學界、實務界、傳播界都體會到:今日的嬰幼兒是明日的「契機」。柯華葳老師正是第一屆0-3歲嬰幼兒研究專案規畫小組的召集人。

柯華葳老師在《0-3歲嬰幼兒發展研究彙編》寫著:「有研究才能提供較好的建議來照顧和教育嬰幼兒。哪一個社會照顧好自己的嬰幼兒,哪一個社會未來才有美好的未來。」第一屆信誼0-3歲嬰幼兒發展國際研討會就是在這個共識下舉辦的。當時信誼以「神經語言、認知、社會、養育」四個主軸,邀請當代國外最重要的研究學者來台分享研究成果。

「嬰幼兒研究」有什麼特別?
柯老師指出:嬰兒研究一直是發展心理學者所關心的議題,但囿於嬰兒的語言限制,過去大半研究是以自然觀察方法完成的,如Darwin觀察其兒子、Piaget觀察其三個兒女、及大多數的嬰幼兒語言研究和語料庫的建立。這些研究讓我們對嬰兒的語言、認知、社會行為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其中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對發展心理學的影響最劇。 

Piaget與Freud皆被《TIME》選為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為心理學理論中兩個重要的指標。但後來Piaget的理論遭到許多質疑和挑戰,特別是針對Piaget宣稱嬰兒要到八個月左右才有物體恆存概念的說法。這個說法直接指出不到八個月的嬰兒對外界沒有表徵,也間接指出嬰兒八個月前沒有記憶,對外界的反應都植基於基本的反射。Piaget的論點在許多新的嬰兒認知研究中得到修正。事實上,嬰兒研究還帶來許多人類發展理論上的新見解。基於嬰兒不同於成人的特質,可以解開一些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問題。近二十年來,由於研究儀器的精密與研究方法不斷的改進,一些非語言但可以用來表達認知能力的指標被找出來、不需透過語言的研究方法也被研發出來,我們得以較精確的看嬰兒的認知運作。
 
                 ►2018年,柯華葳教授(左一)持續投入心力,參與信誼第八屆兒童發展國際研討會,為孩子全人發展而努力。     

研究嬰兒可以幫助父母養育孩子
本身樂於觀察孩子的柯老師認為,研究嬰兒一定可以回答父母關於養育的問題。她在《0-3歲嬰幼兒發展研究彙編》舉出許多例子:研究指出照顧者多與嬰兒對談,能使嬰兒的詞彙增多;父母讀書給嬰兒聽,可以刺激嬰兒腦的發展。又如:

環境上對嬰幼兒最大的影響源,莫過於與他最親近的照顧者——父母。殷殷期盼的父母會與他的新生嬰兒又說又笑、唱歌讀書,嬰兒也以微笑與咕咕聲回報之。親子間的互動不但是認知發展的基礎,更是嬰兒發展人際關係的基礎。嬰兒的氣質會影響母親與他的互動;而嬰兒三個月大時,母親的人格特質、婚姻穩定狀況與嬰兒互動模式,可以預測九個月大嬰兒的情緒,進而預測一歲時的依戀型態。嬰幼兒的依戀型態又與日後的社會行為有關。在這一個親子相互影響的環節中,嬰幼兒的氣質、母親照顧的模式與依戀型態的發展和成長相關,也就是說,孩子的行為結構會隨著發展而有所改變。……這些研究發現,都能幫助父母找到養育孩子的適當方法。

柯老師曾經興奮地說:「發展心理學和嬰幼兒的照顧與教養,因著嬰幼兒研究掀起一波高潮,許多不同領域的研究學者都加入行列。……這些研究都會增加我們對人類發展的瞭解。希望明年、後年我們在研討會上討論的是我們自己的嬰幼兒發展。」研討會如柯老師所言,兩年一次接力下去,並且有國內的研究發表,截至2019年已經舉辦八屆,主題涵括:「0-3歲嬰幼兒發展」「情緒、氣質與親子關係」「嬰幼兒大腦與認知發展的奧秘」「進入嬰幼兒的語言世界」「媒體對幼兒早期發展的影響」「腦、閱讀與學習」「遊戲、成長與學習」「運動與兒童全人發展」。柯老師每一屆籌備期都參與規劃,並親臨會場擔任主持引言人。

如今,雖然柯老師辭世,她的熱情依然鼓舞著大家,嬰幼兒研究也會有許多接棒者,關懷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是一條永不停歇的長路。

(本文節錄自《0~3歲嬰幼兒發展研究彙編》序言)

【延伸閱讀】看歷屆研討會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