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0-3歲孩子 「幼兒專責醫師」將陪台灣孩子健康長大

「幼兒專責醫師」制度,從2020年10月開始在宜蘭縣、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雲林縣、屏東縣等6縣市試辦,今年2021年5月,更將進一步增加4縣市試辦,正在評選中,預計4月底公告。明年推行至全國。


整理/信誼編輯部

2020年,是台灣第一次面臨「生不如死」的一年,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台灣人口1 至 12 月出生人數為 16 萬 5249 人,創歷年新低;死亡人數 17 萬 3156 人,超過出生人數,造成台灣人口首度負成長 。

在少子化現況下,每個孩子都是台灣未來的寶貝和重要人力,因此政策上對於兒童的福利照顧也有轉變,爸爸媽媽可以特別留意衛生福利部推動的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八大策略,其中一項為針對「幼兒專責醫師」制度,從2020年10月開始在宜蘭縣、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雲林縣、屏東縣等6縣市試辦,今年2021年5月,更將進一步增加4縣市試辦,正在評選中,預計4月底公告。明年推行至全國。

甚麼是「幼兒專責醫師」?加入有什麼好處?
幼兒專責醫師這項制度代表0-3歲的台灣未來主人翁在醫療照護上將可受到固定醫生的關懷和看顧,建立醫師與幼兒一對一的專屬照護制度。

如果你所在的縣市是目前已是試辦的縣市,0-3歲嬰幼兒的家長,可以到自己所屬縣市的各醫療機構,向專責醫師申請加入,後續專責醫師將主動關懷。過去爸爸媽媽要自己負責孩子各種醫療照護,忙碌生活中還要去記錄孩子何時該打疫苗,孩子有症狀時也只能東奔西走找各家專科醫師分別醫治,但未來如果孩子有了專責醫師,就像家庭照護中多了一個一路陪伴孩子長大的醫療專家在身邊,孩子的專責醫師將主動關懷,協助爸爸媽媽完成孩子需要的各種預防接種、牙齒塗氟轉介、膽道閉鎖(大便卡)篩檢等等,對於0-3歲忙碌的爸媽可以有一個安新的後盾,並且因為專責醫師對孩子長期的觀察,許多疾病也將可以因此及早發覺。

以早療需求來說,許多症狀在早期發現的治療效果都會不錯,但常常父母卻可能錯過對症狀的覺察,或者是當孩子發展進度和他人不同時,例如可能孩子比較晚說話或比較晚會走路,爸媽過去可能只能依靠自己的觀察,但未來專責醫師將能協助從旁關注,就能即時有效的幫助針對發展遲緩、高風險家庭等特殊醫療及社福需求通報轉介。

該怎麼找到自己的「幼兒專責醫師」?
目前有3大來源可接洽幼兒專責醫師,第一、由衛生局轉介新生兒家庭住家附近的幼兒專責醫師服務;第二則是家庭原本常看的診所剛好有提供幼兒專責醫師服務時可直接銜接;第三、若社會局發現高風險兒童,像是一直沒有進行預防接種的孩子,可轉介給幼兒專責醫師。

爸爸媽媽可以到「兒童醫學及健康研究中心」網站「首頁>>資源哪裡找>>兒童醫療照護資源地圖」 (https://chrc.nhri.org.tw/resource/map4hospital.html),於「功能選項」點選「幼兒專責醫師服務院所」,並選擇居住縣市,就近找到信任的基層診所或社區醫院的醫師作為幼兒專責醫師。

速記小Tips:參與「幼兒專責醫師」制度,3個小重點,爸媽要掌握
1.    孩子年齡必須小於3歲
2.    需父母或監護人親簽通知函 (其他親屬非監護人不可代簽)
3.    每位幼兒只能歸戶一家診所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