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健康管理,你做得夠仔細嗎?

文/周怡宏 資深兒科醫師

台灣的父母十分注重孩子的學習與未來成就,但是對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總缺少周延的觀點,常見爸媽三天兩頭為了孩子發燒感冒跑醫院,卻疏於管理孩子的生活習慣,及預防潛在的慢性疾病,也忘記影響學習成效最重要的因素,其實在於兒童發展的程度、專注能力,以及心智疾病。

教養不力有礙孩子的發展
根據個人健兒門診多年的經驗,參照曾做過的嬰幼兒發展現況調查可發現,幼兒各發展領域在不同年齡未通過的比例以及主要問題如下:
● 感官認知與粗動作發展
感官認知發展項目未通過者約占一至三成,粗動作未達標準者占比約3%∼28%,這表示幼兒出生後7∼24個月的快速發展期中,照顧者的指導與環境設計不利於孩子的發展。
● 細動作發展
有一至二成五幼兒的細動作發展未達標準,這顯示在幼兒第二年前期,爸媽因引導不足,使得孩子「用湯匙自己吃飯」這類細動作發展受限。
● 語言發展
在語言溝通項目顯示有高達三成的孩子在出生後13∼24個月中,未能如預期表現,這表示教養的方式與能力皆有待加強。
● 社會互動與生活自理
在這兩大項目上,各有近三成未達標準。這代表教養者可能受限於時間、空間與過於保護孩子等因素,無法適時協助孩子。

雖然健康檢查不是監督孩子成長唯一的法寶,兒童發展也並非孩子健全成長的全部,但就像一間房子或一輛車子的維護,只要使用者謹慎小心,並能由專家定期仔細檢查評估,絕對可以維持在最佳狀態。

容易被輕忽的幼兒健檢評估
在健兒門診中,個人曾針對家有6歲以下嬰幼兒父母進行「寶寶神經發展父母問卷」調查與研究,發現只有2.2%的父母認為寶寶有整體發展偏慢;認為寶寶在各種不同發展領域有偏慢者從1.2%∼10.6%不等,但會定期為孩子做發展評估的卻只有8.1%;認為寶寶應該2∼4個月評估一次發展只佔5.6%;會主動在健診中和醫師討論發展問題者只有16.3%;覺得兒科醫師的發展評估能力為足夠適任者占33.3%;平時會為寶寶準備可促進發展的書籍與教具者僅占5.8%。可見父母對孩子發展是否遲緩及運用醫療資源的認知,亟待提昇。

爸媽請和醫師聯手作幼兒發展守門員
近來多篇研究已指出,第一線兒科醫師與照顧者是協助孩子發展最重要的人員。以下是建議爸媽和醫師應為幼兒共同把關的工作:
● 平時養成定期自我檢討評估的習慣,並根據寶寶健保手冊上的發展量表進行初步篩檢,更隨著年齡認識每個發展領域。
● 家長應努力整理問題,並向醫師諮詢有關發展與進行訓練的正確實用資源,包括各發展領域的不同年齡指標、促進的要點與遊戲方法、建議適合的幼兒發展書籍,醫師還要能指正坊間流行的似是而非的評估方式。
● 醫師應和家長協談可能問題、臨床觀察評估、居家訓練指導、定期持續追蹤以及轉介以進行適當治療。
● 兒科醫師應以可信度高而易操作之發展量表進行進階性篩檢,才能如同國外研究所顯示的,有效地檢測出至少70%∼80%以上的可能發展遲緩幼兒。

正在生長中的孩子所表現出來的各項發展問題,必須依靠父母、健兒門診的醫護人員、幼托機構的老師擔負起平時的觀察、定期篩檢、評估與適時轉介,才能免於發展落後的惡夢。爸爸媽媽,請務必把握每次的篩檢機會,切實地為孩子們的成長把關。

兒科醫師健兒門診應做的5件事
兒科醫師在健兒門診中應做到5 件事,包括:
1.與父母協談可能問題;
2.臨床觀察孩子進行評估;
3.給予父母如何育兒的指導;
4.安排持續的定期追蹤;
5.遇問題時轉介適當資源。


然而,由於目前台灣醫療市場的保險給付不合理、醫師對兒童健檢的能力以及熱忱不足、院所對兒童健檢專業團隊的培訓付之闕如,再加上父母對兒童健檢的認同遠不及中老年健康檢查,造成負責執行的醫療單位都只當成疫苗門診,診察時間及內容深度都嫌不足,許多父母甚至不敢或不願提出有關孩子生長發展與教養的切身問題,以為只要打打疫苗、量量身高體重就完成「應該」做的檢查。

其實,兒科醫師及父母需要彼此合作,持續觀察孩子的變化,也應以平常心看待個別差異,才能有效判斷並處理孩子的生長發展問題。

醫師小叮嚀
帶孩子健診去 爸媽該和小兒科醫生討論的12個問題

1. 生長的情形良好嗎?(體重/身高/頭圍及身體比例)
2. 心肺功能良好嗎?(心跳/呼吸音及其他異常)
3. 腸胃營養功能良好嗎?(攝取/腹部外觀/腸蠕動/大便情形)
4. 腎臟、泌尿功能良好嗎?(排泄情形/小便變化)
5. 在一段期間內的健康情形?(生病頻率/嚴重度)
6. 睡眠情形良好嗎?(入睡/起床/夜間吵鬧或驚醒)
7. 發展情形正常或有遲緩?(粗細動作/語言/社會互動/情緒)
8. 日間活動與學校表現良好嗎?
9. 應接受某些疾病或器官功能篩檢嗎?
10. 在這個年齡該注意哪些疾病與安全?
11. 已接受及建議施種哪些疫苗?
12. 教養方式以及家人互動合宜嗎?


書籍簡介

怎麼做,寶寶最健康
養出健康孩子的生活祕方
從日常生活中孩子的飲食、睡眠、運動、衛生、刺激神經發展、視力、聽力等生活照顧面向談起,詳細說明幼兒日常生活保健的各項實用作法。

作者簡介
為了幫助爸媽守護孩子的健康,一向提倡「預防醫學」概念不遺餘力的資深兒科醫師周怡宏,在本書中深入淺出地探討了爸媽最關心的議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