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讓孩子不自覺地對人產生偏見與歧視了嗎?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容易被各式各樣的刻板印象包圍,小至性別、年齡、學歷,大至黨派、種族、國籍、宗教等等。下一代的孩子要面對地球村更廣闊的世界,怎麼樣才能降低刻板印象帶來的偏見與歧視呢?


文╱雷庚玲 台大心理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刻板印象是指一個人對外界的人、事、物所持有的僵化的印象,它不只影響我們的態度與信念,也影響待人處事。比如社會上常認為男生比女生好動、勇敢、數學比女生好;這樣的性別刻板印象可能讓父母打從孩子一出生起,就不斷透過各種線索肯定自己的看法,也打壓孩子與傳統性別刻板印象不符的行為。男孩與女孩也會受此影響,從入學起,就可能在「面對挑戰與未知的勇氣」、「期待自己未來的成就」上出現性別差異。

刻板印象是個兩面刃,過度僵化變成人際阻力
刻板印象不只性別這一樁,種族、宗教、地域、語言、意識形態、黨派……等等的差異,都可能形成不同的社會類別,而以此為名對特定社群形成刻板印象。而有些刻板印象,又可輕易演變成歧視、偏見、甚至仇恨。比如,從2020到2021年美國總統大選前後,以白人為主所策動的大小動亂中,我們便看到了美國白人對其他人種的歧視;也比如在臺灣對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原住民所抱持的不同態度,也造成族群融合的阻力。

人們使用刻板印象或家長傳承刻板印象給孩子其實是有演化與適應上的好處的。想想看我們每天的生活,不論是在婆婆媽媽的菜市場、爾虞我詐的工作職場、甚至小孩與同儕、老師的互動,在在都需要與不同的人相處。有些是熟人、但也有很多是不大熟甚至初次見面的人。在每天與這麼多不同對象的社會互動中,如果我們在每一次與不大熟的對象互動時都要用盡心力,細細思考該如何啟動或回應互動,豈不傷神?因此,我們便會自動地用過去對特定族群的印象,將人們分類,並對特定的人用特定的行為歸因,且衍生出特定的應對方式。如此,不但減少每次互動所需要耗費的認知負荷,也讓很多互動都可透過捷思歷程(heuristic derivation)直觀解析對方的行為意義,並快速反應。換言之,刻板印象會在每個人腦海中不過是「方便行事」所造成的結果。父母為了保護孩子,也可能會灌輸孩子對特定社群的陌生人要特別有戒心。

身處地球村,未來的孩子更需要跳脫刻板印象思考
先不論各種刻板印象、偏見、歧視對社會公平正義的毀損。二十一世紀因為網路互動與通訊的快速便捷,已經變成了全球化的社會,尤其在後COVID-19時代,更打破了國界與地理位置的區隔。未來,即使你家的孩子一直待在臺灣,到底會在哪兒的學校遠距註冊唸書、會與哪個人種、國家、地區、語言的同事與客戶互動,全都成了未知數。而下一代的孩子為了應付在地球村中的生存,不陷入刻板印象的思考窠臼、具備心胸開放的軟實力絕對是必要的。

透過日常互動,讓孩子勿輕易將他人貼標籤
如何防止孩子從小就養成太過分的捷思歷程,把人自動分類並給予標籤,就要從家長與老師的每日言談方式做起。美國紐約大學的一群學者在近年發現,兩歲左右的小孩就足以因大人以社會類別為主角的說話方式,而開始把人分類,並加以標籤化。例如:「佛教徒吃素」、「客家人住苗栗」、「女孩子常會哭」這樣看似中性的描述其實已經會引領幼兒在思考上把某一背景下的所有人類化,假以時日,便有可能對特定社會類別產生刻板印象、甚至偏見、歧視。反之,以特定人物為主的句型如:「王伯伯是佛教徒,他吃素」、「小英的情感比較豐富」,或是在孩子出現「苗栗人都是客家人」、「男孩子還哭,羞羞臉」這樣的類別標籤句型時加以澄清:「苗栗住了哪幾種族群?」、「你是說小華是客家人、而他們全家都住在苗栗嗎?」、「你覺得哭是羞羞臉的事情嗎?為什麼?」、「你剛好看見哪位男孩子哭了嗎 ?」卻可幫助孩子養成重視每位個體本身、不強加特定價值、且不以偏概全的習慣。不要輕忽你與孩子的日常對話句型,潤物細無聲,父母在生活中的引領可造就孩子長遠的思考模式,從小養成「不以類別論人」的習慣,說不定就是他將來在地球村中與不同人開放相處的基本實力。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