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球跟打仗一樣,勝敗是常事。從小讓孩子習慣有贏有輸,這場輸了,痛哭一頓,下場比賽可能又贏了回來,習以為常後,就不在意了。但是,台灣孩子關在公寓中長大,不曾體驗過這種「常事」,所以不習慣失敗,也不能接受失敗。
聽Podcast》孩子遇挫折就放棄?用腦科學打造韌性,學會不怕失敗
文/洪蘭(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中秋節,親友聚餐,在席上,有人抱怨現在孩子愈來愈難教,個個好勝心強,不管什麼重不重要的事,只要是比賽,一輸就扁嘴哭,甚至會為了怕輸,連遊戲都不敢玩了。這個媽媽的孩子才讀幼兒園中班。另一個媽媽說她念小二的孩子不肯上體育課,因為賽跑跑不過男生,輸過一次後,從此不肯上體育課,每週二、四早上必哭,哀求今天不要去上學。還有一個媽媽的孩子是國二,在小學時都是全班第一名,但是進了國中以後,發現強中還有強中手,第一次段考考了第三名後,就不願上學,每天都要軟硬兼施、威脅利誘,她說實在很累。其他人也頻頻點頭表示她家的孩子也有這個問題。
如果才在幼兒園階段就「只能贏、不能輸」,那人生還有那麼長的路,要怎麼走?這些媽媽都一直強調,她們有跟孩子說輸贏沒關係,只是不知道為什麼孩子都聽不進去。
球賽能幫助孩子從小學習接受失敗
本來勝敗是兵家常事,美國的孩子很小就去打少棒,因為
打球跟打仗一樣,勝敗是常事,從小讓孩子習慣有贏有輸,這場輸了,痛哭一頓,下場比賽可能又贏了回來,習以為常後,就不在意了。台灣孩子關在公寓中長大,不曾體驗過這種「常事」,所以不習慣失敗,也不能接受失敗。那麼,為什麼才讀幼兒園的孩子對贏就有這麼大的期待,非贏不可呢?
爸媽對勝敗的批判會影響孩子價值觀
我們的社會一向是「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對成功的人,錦上添花;對失敗的人,落井下石。當孩子看到成功者的榮耀,又親身體驗過這個榮耀時,這記憶就烙印在他腦海中,所以就要非贏不可了。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紀》中曾告誡:「成功時不要太快意,失敗時不要太快口」,可惜大多數的人不能做到這一點。
模仿又是最原始的學習,孩子從父母對別人的批評中,了解失敗者是被人看不起的,因此他會因為恐懼被父母看不起、被別人嘲笑,而不敢去嘗試沒有把握的事。所以
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不要太過強調成功的獎賞,更不能在孩子面前嘲笑失敗的人,不要讓孩子覺得失敗就像從天堂掉到地獄,這樣會更加深他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信念。
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喬姆斯基(N. Chomsky)很早就發現孩子聽得懂的比說得出的多很多, 也就是孩子的能力(Competence)和他所做出的表現(Performance)有很大的差異。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以為孩子不懂;在他們面前做些不好的事,其實他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他們平日聽到大人對時事、人物的批評會轉變成他的價值觀,這種內隱的學習是直接儲存在他神經連接的突觸上頭,即使將來大腦受傷,得了失憶症,這些基本價值觀都不會丟掉的。所以父母、老師的言行很重要,它是孩子人生觀、價值觀的來源。
分數主義常讓孩子對失敗產生恐懼
也許是自身成長經驗使然,華人父母往往特別注重分數,分數高就代表成功,成功者獲得老師讚美、家長歡心;分數低就是不夠好的,不僅少了肯定和支持,有時候甚至會被當成空氣,視而不見。
這種羞辱感覺只要經歷一次,就會深烙在孩子心中,演變成對失敗的恐懼。「害怕失敗」很難改掉的原因,多半是來自孩子不敢再去嘗試,甚至他不知道本來讓他恐懼的東西已經不存在了,以至於「恐懼失敗」一直都在。
運動競賽讓孩子擁有正確的輸贏心態
研究發現,孩子行為的偏差可從運動著手去改正(詳請參閱遠流出版《浮萍男孩》及野人出版《運動改造大腦》)。運動不只是鍛鍊身體,帶給孩子生命的教育更甚於體魄的強健。可嘆我們一向不注重體育,即使
學術的研究早已知道運動跟智慧、情緒發展有關,大家還是口口聲聲用「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來貶低運動員。
仔細思量,在教育孩子「面對挫折」上,竟是沒有比體育競賽更好的方式,尤其球類這種團隊的競賽,它讓孩子知道:我自己好,不一定會贏,必須整個團隊好才會贏!這不正是社會競爭的正確態度嗎?
孩子小時候很崇拜父母,把父母當做神。對於好勝心很強的孩子,父母不妨把自己過去的挫折講給他聽,讓他看到即使是神,也不是每次一定贏。在生活上,對贏的褒獎和輸的貶低,不要太過分,最主要要利用球賽機會讓孩子看到今天輸球,痛不欲生,明天太陽照樣升起,又是新的一天,又有翻盤的可能性,人生沒有永遠輸的事。輸贏的經驗多了,孩子自然就能跳脫心魔的掌握了。
※本文出自信誼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