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蟲危機」引起的皮膚疾患

被蚊蟲叮咬,大多是起紅疹一段時間,就會自然消除,但若蚊蟲身上帶有病原,可能會引起比較嚴重的皮膚疾病。至於,那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蚊蟲,與人的「親密接觸」,究竟是怎樣發生的呢?

諮詢/王莉芳(好甘心診所院長、皮膚科主治醫師)
撰稿/楊雅馨

由於臺灣地處副熱帶,一年四季偏潮溼、溫暖的氣候,蟲蟲危機到處都有,尤其夏天更是蚊蟲大量孳生的季節,除了常見的蚊子、小黑蚊,還有跳蚤、臭蟲、禽蟎、隱翅蟲、恙蟲等不一而足,喜歡在樹蔭下散步、賞花的人,一不小心還可能遭受毛毛蟲的毛隨風飄落的「毛吻」。

被這些蚊蟲叮咬,大多是起紅疹,一段時間就會消除,但若蚊蟲身上帶有病原,就可能引起比較嚴重的疾病。那些生活中常見的蚊蟲,與人的「親密接觸」,究竟是怎樣發生的呢?
 
蚊子吸人血還送出口水
蚊子在叮咬人的時候,除了吸血還會將「唾液」注入人的血管,蚊子吸一點血對人體來說其實無關痛癢,反而是蚊子的口水會引起輕微的免疫反應,使得叮咬的部位出現紅、腫、癢等症狀。若不幸這隻蚊子身上還帶有「病原」,就會藉此傳播給人類,如登革熱、日本腦炎、黃熱病、瘧疾等。

毛毛蟲剛毛掉落引起皮膚炎
有些蟲則不咬人,但光是接觸到就會引起皮膚反應,最典型的就是毛毛蟲。因為毛毛蟲身上的「剛毛」含有毒素,剛毛又是有些硬度的,當剛毛插進皮膚裡,就會引起皮膚的過敏反應。2021年9月澎湖曾發生大規模的「皮膚怪病」,許多民眾身上出現紅疹,又紅又癢,後來證實是毛毛蟲的剛毛引起。

這起事件是因為當時澎湖的特殊氣候狀況-先是乾燥缺水、暴雨,後來又開始起風,加上正值毛毛蟲生長期,大量的剛毛隨風飄散,使得大批民眾同時間皮膚不適。剛好多種因素碰在一起,才會釀成毛毛蟲皮膚炎大規模爆發,平時不至於會如此。毛毛蟲剛毛引起的皮膚炎狀似風疹塊,面積較大,比較不像一般的蚊蟲咬傷會呈現中間有洞的丘狀紅疹,有經驗的皮膚科醫師不難辨別。

隱翅蟲不咬人但拍打牠會釀禍
又如「隱翅蟲」也不會咬人,若牠不小心飛到身上,又順手將牠一巴掌打死,就會造成該處皮膚潰爛,因為牠身上的體液含有毒素,具有腐蝕性。隱翅蟲又稱「青螞蟻」,台北少見,在有水田的地方比較常見。通常民眾不是真的有意去拍打隱翅蟲,多半是感覺到皮膚上有蟲在爬,就順手將牠撥走,但若接觸到蟲體體液就會造成皮膚刺激。
 
疥蟲寄生引起皮膚劇癢
疥蟲也不咬人,但是蟲體進入人體的表皮角質內寄生(產卵)繁殖以後,就會引起皮膚過敏反應,造成持續搔癢症狀,也就是「疥瘡」。典型的症狀為皮膚劇癢且夜間更為嚴重,同時出現劇癢的丘疹、小水泡、小膿泡以及全身的搔破痕跡,應就醫治療。
 
恙蟲病若未適當治療 死亡率高
還要注意會引發較嚴重疾病、帶有「立克次體」的恙蟲。恙蟲平時生活在花東野外的草叢裡,當人們去戶外活動,恙蟲就有可能跳到人身上,叮咬人體並將立克次體傳給人,被叮咬的當下通常沒有特別的感覺,往往要經過一段潛伏期,約一、兩周後才會出現發燒、頭痛等症狀,此時才會進一步去檢視皮膚有無被蟲叮咬過的痕跡。

根據疾病管制署資料,恙蟲病是第四類法定傳染病,臨床症狀包括:猝發且持續性高燒、頭痛、背痛、惡寒、盜汗、淋巴結腫大、恙蟎叮咬處出現無痛性的焦痂(eschar)、一周後皮膚出現紅色斑狀丘疹,有時會併發肺炎或肝功能異常。在沒有經過適當治療的病患中,死亡率可高達60%。所以,若前往有恙蟲出沒的郊外遊玩,建議還是做好防護,避免遭到恙蟲叮咬。

禽蟎住家附近有鳥類要小心
若家中有飼養鳥禽類或有鳥禽出沒,也有可能被「禽蟎」叮咬。禽蟎也是一種蟲,基本上是寄生在鳥禽類身上吸血,並不常咬人,一旦被咬,特徵就是像蟲咬的傷口,且疹子經常是成群出現。基本上禽蟎是不會飛的,是用爬的,所以被咬的傷口多半會在衣服開口處。

文章出處/全民健康基金會
延伸閱讀/被蚊蟲叮咬了!需要去看醫生嗎?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