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適度壓力,對孩子是好事

孩子成長的過程裡,爸媽不要總是擔心孩子有壓力、有挫折,其實每次的挫折經驗就好像注射預防針一樣,會讓孩子慢慢產生抗體,提高適應力。

聽Podcast》孩子遇挫折就放棄?用腦科學打造韌性,學會不怕失敗

文/洪蘭  中原大學、國立台北醫學大學、國立中央大學講座教授

我上課需要穿越中正紀念堂的廣場去搭捷運,常常看到老人家帶著孩子在那兒曬太陽或遊戲。有一天,看到一個3歲左右的「小棉球」(台灣的孩子實在穿的太多了)在那兒嬉戲,一不小心,摔了一跤,他楞了一下,看到周圍有很多人,便放聲大哭,賴在地上不起來,他的奶奶急忙趕過來,一把把孩子抱起來,打著地說:「地不乖,地不乖,害我寶貝摔跤。」孩子看到地被懲罰了,便破涕為笑。

我看了好生驚訝,怎麼是這樣教孩子呢?自己摔跤怎麼去怪別人呢?這樣會養成孩子一碰到挫折就去找替罪羔羊,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這是非常不好的習慣。其實,適度的挫折對孩子反而好。

實驗發現,可怕情境是可以適應的
有一個實驗是每一週把幼猴從母親的懷裡抓出來,關到另外一個籠子去,裡面是牠不認得的猴子,待一小時後,再把牠放回原來的猴群中,這樣連續10週,看幼猴的生理和心理反應。從熟悉的環境被移開,放入陌生情境對任何猴子都是可怕的經驗,尤其是未成年的小猴,恐懼更深,因為還包括了跟母親分離。他的身體會分泌很多的壓力荷爾蒙,讓你知道他是非常害怕。

3個月以後,實驗者把牠和母親一起放進一個全新的籠子,這次籠子中沒有別的猴子,只有許多食物、可以探險的地方和新奇的玩具。這時,過去曾經被強迫離開母親,獨自面對陌生情境的猴子,比不曾離開過母親的猴子,顯現出更大的好奇心與勇氣,牠們放膽探索,放心吃食物,而一直受到母親保護的小猴卻寸步不離黏在母親身邊,不敢探索。

實驗者抽血來看血中的壓力荷爾蒙時,發現曾經定期前往陌生地方的小猴,血中的壓力荷爾蒙比較少(但是牠們以前單獨來陌生環境中時,壓力荷爾蒙是高的),實驗者發現:可怕情境是可以適應的,只要這可怕情境不是帶來可怕後果,每次的經驗好像注射預防針一樣,慢慢產生抗體,牠們現在的壓力荷爾蒙分泌就減少了,不需要那麼多來準備突發的狀態,作緊急的應變了。

在壓力中學會應對,讓人產生復原力
其實,人在童年期若曾面對壓力,學習應付,這個經驗會在神經迴路上留下痕跡,使下次壓力再來時,會更有復原力,容易反彈回來。反覆經驗「挫折-平靜」、「恐懼-安全」的猴子,牠們後來更有抗壓性,更有情緒處理的能力。適度的壓力其實對孩子沒有壞處。抗壓力可以由學習得來,只要是在孩子可以應付的能力範圍之內,壓力和挫折對孩子以後的人際關係是好的,這些早期的經驗可以培養他以後處理情緒的能力。

適度的壓力,能夠激勵起學習動力
大人的表現和壓力程度是個倒寫的U,沒有壓力就沒有學習,因為人性本懶。我父親常說去南洋打天下的華人,只要不嫖、不賭,都會成功,因為跟當地人比起來,我們勤儉太多;南洋生活比較容易,人們解決衣食問題並不是那麼困難,吃飽了便不想做工了。但是壓力太大,應付不了,會讓恐懼的神經迴路得到錯誤的觀念,越害怕,就越看不到應付的方法,最後便選擇逃避,退縮到安全的內在世界中,這個人便崩潰了。

孩子第一次看到母親離家去上班都會很恐懼,雖然有保母或幼稚園老師在,但是那是陌生人,他們多半會放聲大哭,在發現哭沒有用,無法把媽媽再喚回來,又發現沒有傷害發生時,他們慢慢會收拾起哭聲;最重要是孩子看到媽媽有再回來接他,再度獲得安全,他就會慢慢適應母親的離去,他的抗壓性會反覆得到強化。

實驗發現讓大腦的恐懼反應機制先全面活化起來,再回到平靜,這時發揮作用的是另一套神經機制,這是為什麼很多孩子會又怕又愛驚險刺激了。

愛孩子,先培養孩子百折不撓的態度
父母可以愛孩子,但是必須愛的得法,一個小兒科主治醫生跟我說,現在做醫生很挫折,孩子一發燒,父母就抱來醫院,要求打針吃藥,很多時候明明不需要,但是家長卻堅持。打針時孩子會哭,家長便說:「壞叔叔、壞阿姨,打叔叔、打阿姨」,令她心中很不平,是你堅持要打針的,現在又來怪我。我才知道這種不分青紅皂白怪罪別人的風氣,已經盛行到連醫生都敢怪了,這是不對的。人生路很長,怪別人不能解決問題,只有訓練孩子百折不撓,他才會成功。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