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專注力的5大迷思

很多爸媽以為,喜歡跑跳運動的孩子注意力比較低,而能乖乖安靜看書或學才藝的孩子比較專心,這其實是「誤解」,讓我們來檢視專注力有那些常見「迷思」,別再誤會孩子不專心。


文/信誼編輯群
諮詢/周怡宏︱周怡宏小兒科診所院長
           鄭惠文︱信誼基金會附設光明幼稚園園長

大部分的爸媽一聽到親朋好友的孩子能長時間乖乖坐著看書或玩玩具時,都會很羨慕,彷彿這些孩子的專注力很高,學業成績一定很好。不過,孩子「長時間乖乖坐著」就真的代表了很專心、學習很有效率嗎?而喜歡跑上跑下的孩子,真的專注力就較低嗎?以下,就讓我們來檢視5大常見的幼兒專注力迷思,看看孩子是否真的是不專心!

迷思1 孩子每個玩具都只玩一下下,代表專注力較低?
環境中可能有太多干擾
由於學齡前孩子較容易分心,自制力也較低,因此當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地上若佈滿了各式各樣的玩具,且旁邊還有人在看電視、講電話,孩子的思緒當然很容易就會被打斷,而發生這種「東西都玩不久」的情形。建議爸媽,應儘量去除孩子聽覺、嗅覺和視線範圍內的不必要刺激,且一次也只給他玩一個玩具,除非這個玩具玩過癮了,才提供新的玩具,這樣他就比較能心無旁鶩地玩,才會玩得更久。

玩具應符合孩子的能力與興趣
信誼基金會附設光明幼稚園鄭惠文園長表示,因為孩子各項能力的發展和遊戲經驗當還很有限,除非爸媽能依照孩子的能力與興趣來選購玩具,不然這種「玩具玩不久」的行為其實是很正常的。比如一個從沒有玩過拼圖的孩子,如果第一次便挑戰高難度的50片組合、拼圖的圖案過於細瑣複雜,或是因為拼圖的紙板材質太軟不好拼組等,這都會增加孩子遊戲時的挫折感,孩子當然會對這項玩具會感到興趣缺缺。因此,孩子如果對玩玩具的時間很短暫,爸媽的第一個動作必須先確認玩具是否適齡、適性,而不是先怪孩子專注力不足。

爸媽應陪伴孩子進行遊戲
在周怡宏小兒科診所裡,經常回答幼兒專注力問題的周怡宏院長則提醒爸媽,一定要陪孩子遊戲。比如當孩子玩車子拼圖遊戲時,爸媽若可以在一旁提供「遊戲線索」,提醒孩子可以從同一個顏色的圖案開始拼組、延著拼圖邊緣開始嘗試或是給予圖案提示孩子:「這片好像是輪子耶!」,甚至只是在一旁陪伴孩子,在孩子完成一個段落時,適時給予鼓勵,孩子會更加投入遊戲,也會更有成就感。這樣一來,孩子對玩具才不會只有「三分鐘熱度」而己。

迷思2 孩子總是丟三落四,是因為專注力較低?
孩子要能「聽到」且「聽懂」指令
鄭惠文園長表示,當孩子有「忘東忘西」的情況時,爸媽應先檢視,叮嚀孩子時,環境中是否存在太多的干擾物。例如,倘若幼兒園老師或爸媽剛好都是在孩子看電視、玩玩具、畫畫或做收拾書包時才交代事情,孩子當然無法把指令聽進去,但假若他聽進去了,反而代表他不夠專心投入當下的活動中。爸媽接著要注意的是,指令是否對孩子夠清楚。當爸媽想叫孩子收拾玩具,就應該說「要把玩具收到箱子裡」,而不是只說「玩具怎麼還沒收?」。美國已有研究指出,當爸媽在向學齡前幼兒叮嚀事情時,如果沒有說清講明,這個叮嚀是毫無效果的。

要讓孩子養成負責的習慣
你也是常替孩子做牛做馬的「直升機父母」嗎?鄭惠文園長表示,當孩子沒有養成為自己負責的習慣,就會故意不理會老師交代的事項。她舉例,很多爸媽都是在接孩子放學的時候,詢問老師明天需要帶哪些東西,然後回家後就直接幫孩子把東西放進書包裡,完全不用孩子操心這件事。久而久之,當老師在叮嚀明天該帶的物品時,他當然就不會專心聽。鄭惠文園長建議爸媽,最好能在孩子2歲左右,藉著規定他一定要收拾玩具,否則就要接受下次不能玩的後果,來慢慢培養負責的習慣。此外,當孩子忘了帶東西到學校時,爸媽也千萬不要再特地把它送到學校,應該要讓他承擔「東西沒帶」的後果,因為孩子一旦嚐到「苦頭」後,就會開始認真看待這件事,下次當老師在吩咐事情時,他才會專心聽。

迷思3 在上課時能乖乖坐好的孩子,專注力較高?
孩子本來就很容易分心
很多爸媽常會將專心和乖乖坐好劃上等號,認定那些在上課時安靜坐好的孩子,專注力最高,上課最認真。小兒科周怡宏醫師指出,由於學齡前幼兒忽略干擾物的能力較低,因此只要有新的刺激出現,孩子的注意力就會馬上被吸引過去,而產生分心的現象。

此外,有些孩子雖然會在老師上課時有東張西望、跟別人說話等看似不專心的行為,但這其實也是專心所帶來的「後果」。周怡宏醫師解釋,學齡前幼兒的控制能力較差,他們很容易就會把欲望直接表現出來,所以當上課內容無法引起他們的興趣時,孩子會馬上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像是開始跟別人說話、看看窗外的蝴蝶等等;反而是那些根本就沒有注意老師,持續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遨遊的孩子,表面上乖乖坐著,但其實卻早就分心了。

乖乖坐好,不一定代表專心
根據鄭惠文園長多年來的幼兒園現場經驗,也印證了周怡宏醫師的上述觀點。她提醒爸媽不妨回想以前在上沒有興趣的課程時,是不是也常好好地坐在位子上,但心思卻已跑到別的地方去了!同樣地,某些孩子雖然能在課堂上乖乖坐好,但這並不表示他有把老師的話聽進去,他可能只是坐著想別的事情而已。所以,專心與安靜坐好,並沒有絕對的關係。爸媽千萬不能以「是否有乖乖坐好」來衡量孩子的專注程度。

迷思4 喜歡跑跑跳跳的孩子,專注力較低?
跑跑跳跳,也需要很專心!
周怡宏醫師表示,一提到專注力,大部分的爸媽都會立刻聯想到課業學習上,認為只有當孩子能好好靜下來看書、學樂器或算心算,才算有用到專注力,以為那些會消耗大量體力的運動,不太需要孩子使用到專注力。其實,專注力是我們在做任何一件事的先決條件,無論是在進行靜態或動態活動,只要沒有足夠的專注力,活動就無法順利完成。所以,爸媽可千萬別小看孩子在遊戲場上奔跑的模樣,倘若孩子在當時沒有足夠的專注力,他很容易就會跌倒、撞到人,甚至還可能會被球打到!所以,儘管孩子喜歡打球、跑跑跳跳,但卻不太能進行靜態活動,這並不表示他們的專注力比較低,他們只是比較喜歡進行動態的活動而已。

迷思5 孩子太活潑好動,就是「過動兒」嗎?
別輕易為孩子貼上「過動」標籤
周怡宏醫師以多年的門診經驗指出,或許是因為現代資訊流通較快的關係,爸媽雖然都知道「過動症」這個名詞,但卻對它沒有足夠的認識,只要發現孩子有坐不住、跑上跑下的現象,就認為他可能患有「過動症」。

其實,真正患有過動症的孩子,在做「任何一件事」時都只能維持很短暫的時間。倘若你的孩子只是在進行某幾個活動時特別不積極,但是一到了他有興趣的活動時,都能玩得很盡興的話,爸媽是不需要擔心他有過動症的問題。爸媽可以先參考兒童注意力缺失症(ADHD)臨床診斷標準,如果您對孩子的專注力仍有疑慮,建議先諮詢小兒科醫師,再至各大醫院兒童心智科、復健科或兒童與青少年精神科做進一步診查。

↘焦點話題【打造專注力 讓孩子專心學習】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