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選總統,我們的小孩都看到了什麼?


採訪整理/秦嘉彌

「大人需要停止仇恨言論,避免孩子將政治和醜陋聯想在一起,這是本書的願望之一。 」──《動物選總統》繪本作者佩德羅‧馬昆。

剛打開《動物選總統》這本書,大人應該都會會心一笑,因為獅子大王把游泳池蓋在自己家門口,讓大夥抱怨連連。受不了的動物們,決定舉辦一場選舉選出新總統。獅子、猴子、蛇、樹懶四位動物很快就登記了,他們掃街拜票、上電視、玩直播,也不忘抹黑對手,還推出了宣傳口號。

這些場景和語言大家是不是都好熟悉,繪本將選舉用動物的故事呈現出來,讓大家不禁聯想到,大人每天熱熱鬧鬧看著電視互相你一言我一語評論的選舉對於孩子究竟是什麼?我們的孩子在選舉中他們都在學習、看見、聽見了什麼? 


選舉中最重要的是學到「責任」
「因為選舉,大人的眼光常常被負面情緒吸走了,大人沒有正面眼光就很難引導孩子走向正面的地方。」臨床心理師洪仲清分析。洪仲清認為,選舉的本意其實是為了解決問題,正面思考中有一個重點就是要能「務實」,你要能抓住那個現實是什麼再作討論,才不會流於負面情緒。比如繪本中的動物為什麼覺得獅子把游泳池蓋在家門口不好?哪些人的需要被忽略了?誰能提出有效解決方案?當大人能把討論的眼光變得務實又正向,就不會被負面情緒影響。而這個具有正面眼光的選舉模式其實就可以充分應用在家庭和學校。

在家庭中,每個成員平等,可以舉辦家庭會議,大家一起討論家裡面的事要怎麼做?由誰來做?在班級中也可以從幹部選舉學習,幼兒園就可以開始,這些孩子生活中的決策其實都可以用民主機制做決定,「當一個人能參與決策,他就比較能為自己負責。」洪仲清強調。比如繪本中的樹懶,牠最後當選了候選人,如果樹懶本來沒有要出來選也沒有當選,那麼牠就可能一直是一個很平凡的角色,但牠最後當選了,牠就有責任感要去做服務大家的事,孩子也可以藉這方式來獲得責任感,為自己負責、為家庭負責。


選舉「機制」的學習帶孩子學會合作、尊重、包容
許多大人在面對幼稚園到小學的孩子常會認為孩子還小,或許不該談論選舉,但金華國小校長曾振富提醒家長去回想,是否曾聽見這年紀的孩子提到,「我覺得不公平!」是否曾看過孩子比賽輸了,會哭、會當場發洩?事實上,社會現象對孩子而言並不是出了社會才會遇見,透過教育我們可以讓孩子知道,你想做的事也許別人也想做,可是當與別人有需求上的衝突時,你要透過什麼「機制」去協調? 曾振富建議家長可以用多元文化的理論帶孩子去思考。

我們自己個人可以視為「文化之內」,別人可以看作是「文化之外」,文化之間的兩邊要如何交流互動?當孩子無法跨越文化界線為別人的立場著想時,他就會覺得不公平。「民主素養的累積就是要帶孩子 1.發現自己的需求、2慢慢發現別人也有需求、 3如果當大家都有需求時,孩子是不是能理解名額有限、資源有限,我們必須如何去同理別人的需求?如何尊重和包容文化之外的需要?」曾振富帶領孩子看待選舉,在策略上他建議大人要盡量讓孩子看到的是選舉的「機制」,而不要去討論「內容」,比如對候選人的判斷等,讓孩子認識選舉是可以表達自己聲音的機會,而表達聲音的同時要如何為自己言論負責等民主政治的「機制」,聚焦在遊戲規則的理解和認識,當選舉結果出來,面對不喜歡的結果,孩子就比較能在機制上思考,下一次投票時要如何慎選、慎思。

繪本的最後寫下這樣一句話「森林裡選出了一位新總統,直到下一次選舉為止!」,這就是帶孩子看見選舉的機制,孩子可以不喜歡結局,但他不需要用負面情緒面對任何不喜歡的結果,他可以在下次機制內尋求改變。學會尊重不同文化、學會用正面態度「務實」地討論如何解決家裡到學校任何可以解決的問題,人人都有力量推動對大眾有利的事。誰說選舉只能是攻擊、抹黑呢?從森林裡的這場選舉開始,給孩子一次難能可貴的民主機制教育吧!


書名:動物選總統
作者: 安德烈‧何德里格斯、拉瑞莎‧希貝羅、寶拉‧德斯奎多、 佩德羅‧馬昆
譯者: 曾瀚慧
出版社:上誼文化

【延伸閱讀】
一次次「選擇」,帶孩子走進思考的教室
為什麼當選的是他?如何面對生命中的「不喜歡」?
校長與總編輯帶你一起讀《動物選總統》
芬蘭教育:尊重每個孩子本來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