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解封,旅遊小叮嚀】出國常備藥與就醫指南

不只是慢性病族群,每個人出國旅遊前都應該做好準備!多一分準備,對健康多一分保障,除了投保海外旅遊險以備海外就醫不時之需,備妥常備藥物也有助緩解身體的不適…

諮詢╱洪毓謙(臺大醫院金山分院醫療部主任暨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撰稿╱曾沛瑜


出遊前應諮詢主治醫師的特殊族群
尤其出國旅遊時間較長,特殊族群用藥更需要「精打細算」。若是有慢性病、重大疾病,抑或剛經歷大手術的病人,出國前都建議先諮詢原主治醫師,提前做好準備。

慢性病人應準備足量用藥,部分藥物如胰島素,需注意保存溫度,如需冷藏就要準備冰袋以確保穩定性。若是癌症病人需使用嗎啡類管制藥品,需事先請醫師開診斷證明。
 
萬一不幸需要在海外就醫,臺灣健保能提供海外就醫自墊醫療費用核退,但以國內醫學中心平均費用為支付上限,不過各國醫療費用差異極大,比較保險的作法是提前購買海外旅遊險,並加保海外疾病健康醫療相關附約,一旦需緊急就醫,也能更安心的接受治療,不會大傷荷包。

出國旅遊前後的就醫3指南
1上疾管署網站確認國際疫情資訊
衛福部疾管署網站的「國際與旅遊健康」欄目有非常充分的國際疫情資訊和防疫建議,建議出國前務必前往確認。

2提早前往「旅遊醫學門診」接受評估
如要前往熱帶地區、傳染病多及高風險國家旅遊,或者打算出國留學、工作,須離開臺灣較長時間,建議可提前2~4周到旅遊醫學門診接受評估,了解當地流行疫情,以及是否需要預先用藥、施打疫苗或開立所需的醫療證明。

3返國後兩周為觀察期
由於疾病有潛伏期,所以旅途中或返國時,若曾有發燒、腹瀉、出疹或呼吸道不適等疑似傳染病症狀,應於入境時主動告知機場檢疫人員。

若返國後2周內發燒,就醫時須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若從瘧疾高流行地區回國則須觀察60天,期間有身體不適,應盡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
 
出國常備用藥看這裡
1 鎮痛解熱類藥物:針對頭痛、疼痛、發燒。
2 抗組織胺:緩解過敏症狀,如打噴嚏、流鼻水。
3 腸胃藥物:治療腸胃不適、止瀉等。
4 外用藥:如抗生素藥膏及含類固醇的藥膏,前者可針對傷口發炎感染;後者可緩解皮膚炎及皮膚過敏。

文章出處/
全民健康基金會〈疫情解封, 國內外旅遊該注意哪些事?〉

延伸閱讀/
【疫情解封,旅遊小叮嚀】旅行最常見3大類疾病
【疫情解封,旅遊小叮嚀】登山、潛水、滑雪前必看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