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的朋友華葳

►難得不談工作的朋友小聚。左起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柯華葳教授、黃迺毓教授。

文 ∕ 張杏如(信誼基金會董事長)

親愛的華葳:
妳走了,走得這麼突然,一直想著等妳出了加護病房就去看妳。

大約一個月前,同事和好朋友們知道妳病了,住在醫院,就一直牽掛著、等待著妳的消息,不想妳就這樣走了,來不及見面、來不及道別。想起來,大家都有萬般的不捨,和剪不斷的思念。

這麼多年,二十多年了吧?我不記得怎麼認識妳的,一切似乎是那麼自然。妳總是堅定的支持我和信誼的工作。擔任了五屆的董事,給我們建言、給我們指導,甚至親自參與我們的工作,永遠不吝給我們加油、打氣。小至收到我們的刊物、年節的問候,妳都會特別來信鼓勵同事們的工作,雖是寥寥數語,但大家都感受到妳的溫暖和心意。信誼例行性的活動,比如「信誼幼兒文學獎」的評審會議、頒獎典禮,還有妳自2000年就和洪蘭、雷庚玲三人組共同參與規劃的「信誼嬰幼兒發展國際研討會」,妳或擔任評審、主持人,或撰寫研究彙編的導讀,從不推辭。且在已經被分割的時程中,都盡量親自與會,認真參與,用力鼓掌。看到妳,每每令人覺得安心,因為知道有妳關心。對妳,我心中始終有著滿滿的感謝,因為那不只是時間,而是情誼。但因為是多年的朋友,又任性的覺得有些理所當然,好像從來沒有特別的告訴過妳,我是多麼有幸有妳這個朋友,有專業、有見地,而且無私的朋友。每當我需要幫助甚至落難的時候,我知道我永遠有妳的信任和那雙溫暖的手,可以握住。

我特別想要提起的是,2000年時,因為台灣的閱讀推廣非常蓬勃,可說遍地開花,吸引了當時國際閱讀協會(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的亞洲分會長的注意,希望我們能組織台灣閱讀協會,成為其中的一員,一方面得以學習世界閱讀推廣的趨勢和連結國外專業的研究成果,一方面也有機會分享台灣累積多年的經驗。我很幸運的邀到妳、迺毓和淑賢,大家有志一同的創辦了起來。我忝為第一屆的創會理事長,你則是備位的秘書長。若沒有妳們專業的支持,我可能不會有勇氣去接下這樣的任務。記得在籌備期間,我們就有緣邀請到幾位IRA的前理事長和主持美國國家科學院閱讀研究的哈佛大學教授Dr. Catherine Snow來舉辦研習和演講,那種大家充滿熱情,一起學習、一起共赴使命的時光,真是令人懷念啊!我任期的最後幾個月,正值SARS,我因父親住在台大醫院,走過每天戴著口罩去看爸爸的日子,妳一力承擔了協會的工作,後來還單獨代表閱讀協會到家裡參加了我們在自宅舉辦的告別式。接著由妳擔任協會第二任理事長,從此,因著妳的投入和專業,協會就再也離不開妳了。而今,我們都淡出協會多年了,交給年輕的一代,但仍然以不同的角色和方式,在這個網路、3C當道的時代,繼續走在閱讀推廣的路上。

歲月如梭,年華似水,大家都長年紀了,妳雖然名義上退休了,或者因為時不我予的急迫感,仍然到處奔波推廣閱讀,提攜後進、傳承專業,不遺餘力。聽伯母說,妳明知道自己病了,卻仍然堅持要走完最後的那個離島行程,想著就有椎心之痛。但我想妳的心雖然還有牽掛,尤其放不下年老的雙親;妳也還有心願未了,但親炙妳教誨的學生,一定會義無反顧地承擔起妳未完的志業。我誠心相信和祝禱,妳雖然走得匆忙,但妳的行囊裡必裝著滿滿的感謝和祝福,去了一個陽光普照、水草豐美的地方,安息在主的懷抱裡。遺愛人間,無憾此生。

感恩的季節,感恩有妳。

想念妳的杏如

【延伸閱讀】
柯華葳:我們需要作嬰兒研究
柯華葳:圖畫書創作本身就是一個「Never Ending Story」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