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誼專家顧問站─曾心怡臨床心理師線上駐站
4/30~5/17陪伴你預防以及走出孕產期的情緒低潮,
運用方法,紓解孕育寶寶過程中的焦慮與壓力。
產後憂鬱並不是新手媽媽的專利,新手爸爸也會憂鬱,只是來得比較晚,在寶寶出生一年後都有可能發生。身為新手爸媽,注意專家提醒的幾個重點,能避免產後憂鬱的發生。
造成產後媽媽情緒鬱悶、憂鬱的因素很多,有些是生理的,有些是心理的,也可能是環境或更複雜的原因造成的
如果在生產之後,憂鬱的症狀已經持續了一段日子,最好在親密的家人或朋友的陪同下,尋求醫生的專業協助
照顧新生兒的焦慮感並不只發生在媽媽身上,新手爸爸同樣會感受到新生兒為家中帶來的轉變以及角色的轉換
爸爸發生產後憂鬱的比例低於媽媽,但這與爸爸較不願求助、疏於自我覺察,甚至用酗酒、抽菸等方式逃避也有關
從懷孕到育兒,新手父母面對角色的轉換以及社交圈的改變,難免感到無所適從,而夫妻之間的關係,也可能由於忙於照顧寶寶而變得疏離,甚至由於育兒觀念的不同(有時候介入的是長輩)而產生爭執。
此時,更應該主動與另一半以及親友溝通,度過這段適應新角色的暴風期。
別讓育兒壓力變成病!5招告別孕產期情緒低潮
台大心理系及研究所臨床心理學組畢業,台灣大學學生輔導中心兼任臨床心理師。曾任台大醫院臨床心理中心、精神醫學部資深專業臨床心理師、台大醫院生產事故小組委員。
婦女身心健康,情緒與壓力調適,伴侶與婚姻諮商,精神疾患之心理衡鑑與心理治療。
恭喜你要當爸媽了,擁有寶寶是一件好幸福好溫暖的開心事!伴隨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準爸媽也會因身心理變化、育兒勞累、責任壓力等因素,情緒偶爾容易陷入低潮。面對孕產期的心理健康問題,信誼邀請致力於婦女及親職心理的臨床心理師曾心怡,陪伴你預防以及走出孕產期的情緒陰影,教你運用適切的技巧與方法,紓解孕育寶寶過程中的焦慮與壓力。
來看心理師給準爸媽的建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