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齡層的孩子都可以多抱抱嗎?
「孩子抱多不好嗎?」這問題一直很困擾我,不知可否給我一些觀念與做法建議?
「孩子抱多好嗎?」這個問題因著不同時機,不同學派的心理學家有不同的看法,簡單說明如下:
一、行為學派:
這一派的學者認為,一個行為如果受到鼓勵(得到好處),就會有強化的作用,下一回該行為出現的可能性便會增加;反之,如果行為出現沒有得到好處,該行為出現的可能性就會漸漸減少。以抱孩子為例,孩子哭,媽媽趕緊去抱,孩子哭的行為便得到強化,以後他就哭得更兇,以促使媽媽去抱。
老祖母們不也常教年輕的父母不要太常抱孩子,否則孩子被寵壞後,放不下來?這個說法和行為學派的道理似乎相通,但行為學派並沒教人不要多抱孩子,只是提醒要注意抱孩子的時機,哭的時候別抱,否則下回更哭得兇而已。
二、依戀理論:
有些精神分析學者發現成人的憂鬱、焦慮症狀與其幼兒時期的挫折經驗有關,但精神分析論並未針對這個問題對幼兒進行研究,1950年後才有學者系統性的探討孩子的依戀行為,為這個問題及幼兒的情緒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參考資料。
依戀行為就是孩子黏父母的情感表現,學者不論從動物實驗或實際對兒童的觀察都發現,「有奶就是娘」的觀念並不正確,幼兒除了口腹的滿足外,也十分需要成人的身體接觸,也就是摟抱撫弄等。有足夠的抱撫照顧,幼兒會有較高的安全感,在陌生的情境比較不害怕,比較不會哭,而且敢去探索新的環境,和別人的交往情形也比較好。從這裡看,孩子需要多抱。許多醫院的嬰兒房要求值班的護士手裡儘量別空著,隨時讓嬰兒有被抱的機會,就是根據這個道理。
綜合上述的說法,我們主張父母親應多抱抱孩子,尤其是一歲以下,還不會走路,不會說話的孩子,他們的需要最好隨時給予滿足,多抱總是好的。
孩子會走路後,抱又可分成兩種——「摟抱」和「抱著走」,前者我們仍建議多多益善,後者則須視情況而定,在可以允許的範圍內,多讓孩子自己走,一方面增加他運動練習肢體的機會,一方面讓他有獨立自控的經驗;其實孩子能自主行動後,還不一定喜歡大人抱呢。
(以上問題由 信誼教養諮詢小組回覆)
一、行為學派:
這一派的學者認為,一個行為如果受到鼓勵(得到好處),就會有強化的作用,下一回該行為出現的可能性便會增加;反之,如果行為出現沒有得到好處,該行為出現的可能性就會漸漸減少。以抱孩子為例,孩子哭,媽媽趕緊去抱,孩子哭的行為便得到強化,以後他就哭得更兇,以促使媽媽去抱。
老祖母們不也常教年輕的父母不要太常抱孩子,否則孩子被寵壞後,放不下來?這個說法和行為學派的道理似乎相通,但行為學派並沒教人不要多抱孩子,只是提醒要注意抱孩子的時機,哭的時候別抱,否則下回更哭得兇而已。
二、依戀理論:
有些精神分析學者發現成人的憂鬱、焦慮症狀與其幼兒時期的挫折經驗有關,但精神分析論並未針對這個問題對幼兒進行研究,1950年後才有學者系統性的探討孩子的依戀行為,為這個問題及幼兒的情緒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參考資料。
依戀行為就是孩子黏父母的情感表現,學者不論從動物實驗或實際對兒童的觀察都發現,「有奶就是娘」的觀念並不正確,幼兒除了口腹的滿足外,也十分需要成人的身體接觸,也就是摟抱撫弄等。有足夠的抱撫照顧,幼兒會有較高的安全感,在陌生的情境比較不害怕,比較不會哭,而且敢去探索新的環境,和別人的交往情形也比較好。從這裡看,孩子需要多抱。許多醫院的嬰兒房要求值班的護士手裡儘量別空著,隨時讓嬰兒有被抱的機會,就是根據這個道理。
綜合上述的說法,我們主張父母親應多抱抱孩子,尤其是一歲以下,還不會走路,不會說話的孩子,他們的需要最好隨時給予滿足,多抱總是好的。
孩子會走路後,抱又可分成兩種——「摟抱」和「抱著走」,前者我們仍建議多多益善,後者則須視情況而定,在可以允許的範圍內,多讓孩子自己走,一方面增加他運動練習肢體的機會,一方面讓他有獨立自控的經驗;其實孩子能自主行動後,還不一定喜歡大人抱呢。
(以上問題由 信誼教養諮詢小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