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送入一個陌生的團體生活,爸媽一定會很想知道孩子在學校的點點滴滴,但小小孩往往說不清楚也講不明白,讓人很擔心。透過良好的親師溝通,才能幫助孩子早點適應學校生活,爸媽也放下心中的不安。
【立即閱讀小一新鮮人專題】文/吳麗娟清江國小退休教師 要陪伴孩子上小學,一起去經歷人生的重要階段,其實需要預先作好準備。親師生三者之間,是一種需要以愛為前提的合作性三角關係,但身為小一新鮮人的爸媽,你知道該怎麼做嗎? 家長要先重視親師溝通 親師之間,可以
想要了解孩子的學校教育,家長的第一個步驟應是要主動去參加學校日或是親師會;當孩子升上一、三、五年級,換了一個學習階段、換了個老師時,也一定要去了解一下這個老師的教育理念,觀察一下老師的班級經營風格。
文/信誼編輯群孩子開始上幼兒園是一件大事,父母不再是唯一影響他的人。父母將學習如何一起與他人合作,共同教育孩子;而老師也將學習面對幼兒,也面對一個家庭。孩子上學,正是孩子、父母、老師三方面共同學習的開端。學習檔案幫助親師對話其實,老師對孩子的觀察記錄,並不是為了「給爸媽看」而做的功課,背後更重要
孩子上學後,萬一在友伴關係上發生困難,你除了心疼孩子之外,其實可以更積極地透過釐清問題、觀察孩子的特質、經常傾聽他對學校生活的描述,同時還要與幼兒園老師建立良好的親師關係,一起協助孩子發展及改善人際關係。
面對新學年、新環境與新老師,爸媽總是非常關心孩子的適應狀況,「親師溝通」也成為重要的話題。初入幼兒園和上小學,親師溝通該注意什麼呢?
9月在萬般期待下,孩子們終於重返校園。開學後,初入學的新生或是升上二年級的孩子,跟以前開學時有哪些差別呢?
幫助孩子在生活上養成好習慣與規律的生活,學習面對不熟悉的人時能夠不失禮儀又懂得保護自己,這是孩子社會化過程不可缺少的一環,同時也養成他面臨問題或危機時的應變能力。
暑假到了,許多爸媽正苦惱著,到底該送孩子到鄉下爺爺奶奶家住,還是讓孩子上安親班呢?也許您擔心孩子放到阿公阿媽家,一個暑假下來,孩子整天看電視、打電動,可能到了開學時玩心還收不回來,而如果送到安親班的話,既有人督促孩子完成暑假作業,又可以上才藝課程,有時安親班還會安排出遊活動呢! 暑期把孩子送到安親班,的確是忙碌上班族父母的方便選擇,但您可知道,挑選安親班可是要選「五星級」的喔!什麼是「五星級托兒所」呢?內政部兒童局與兒童福利聯盟共同印製發行了一本「找個孩子愛去的地方-送托安親安心手冊」,提醒家長,選擇安親班要從立案證照、環境設備、安親班專業人員、衛生保健、親師溝通五個向度來檢視安親班環境。
每次舉行親師懇談會的時候,老師總是會告訴媽媽︰「如如這個孩子太倔強了,每當小朋友要交換遊戲器材的時候,她總是堅持不肯,硬守著原來的東西;有時候明明做了不對的事,小朋友和老師糾正她,她不但不承認,還覺得是別人不好呢﹗」媽媽聽了,雖然嫌老師盡挑壞的說,可是心裏也有數,如如的倔強個性,應該怎麼引導才好呢?
認知的差異與關心層面的不同,往往是親師溝通上的障礙。其實,家長和老師在幼兒的啟蒙教育中,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彼此也應該是相互扶持的夥伴,因為大家共同的出發點都是為孩子好…
新聞中播放的盡是老師和家長之間的衝突、不滿。您和孩子的老師之間,相處愉快嗎?親師關係,可不可能也是相互支援的朋友關係呢?爸媽應該擺出什麼樣的姿態,對孩子的學習、對老師才最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