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孩遊戲行為大解密

隨著年齡增長,孩子的遊戲方式由簡單、個人,逐漸邁向複雜、團體。爸媽在觀察、陪伴孩子遊戲的過程中,難免會對孩子某些遊戲行為覺得疑惑,只要爸媽能了解孩子的遊戲發展歷程,並以正面、欣賞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表現,就能更了解孩子,讓孩子在遊戲中快樂成長。

小小孩遊戲行為大解密

隨著年齡增長,孩子的遊戲方式由簡單、個人,逐漸邁向複雜、團體。爸媽在觀察、陪伴孩子遊戲的過程中,難免會對孩子某些遊戲行為覺得疑惑,只要爸媽能了解孩子的遊戲發展歷程,並以正面、欣賞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表現,就能更了解孩子,讓孩子在遊戲中快樂成長。

1不只是遊戲——談幼兒遊戲行為發展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從孩子的遊戲行為,可以看出他的認知、社會能力發展到怎樣的層次;層次越高,就表示,幼兒的適應力較佳,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較好。

常聽家長抱怨:「幼兒遊戲很好,很多益處,但我們做家長的,怎麼知道孩子在遊戲中成長了?」、「到底專家常說的遊戲行為是怎麼一回事呢?」或「我總覺得孩子的遊戲內容好幼稚。」等等。
  
有些家長對孩子玩扮家家很不以為然,或認為只是在胡鬧、耗時間而已。當筆者很認真的告訴他,扮家家的遊戲行為,在幼兒認知性型態及社會性型態遊戲的層次很高,家長問道:「扮家家除能發展語言能力以外,真的還有其他作用嗎?」

幼兒的遊戲行為在任何地方都有可能發生,父母只要用心觀察,不難瞭解自己孩子的遊戲行為是屬於哪個層次。據專家學者的研究,層次愈高,幼兒的社會性技巧較好,適應性較佳,語言發展較快,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較好。
  
一個遊戲行為通常包含社會性及認知性,因此遊戲行為可分社會性型態及認知性型態。以下分別就這兩種型態的遊戲行為簡單地介紹。
  
社會性型態的遊戲行為層次
第一層次:單獨性(單一性)遊戲行為
幼兒獨自玩,與其他幼兒玩不同的玩具,且只顧自己玩,私毫不受附近其他幼兒活動的影響。此種行為通常發生在一歲半至二歲半之間。

第二層次:平行遊戲行為
幼兒與鄰近的幼兒玩類似的玩具,但仍不受其他幼兒的影響。此種行為發生在二歲半至三歲半之間。

第三層次:聯合遊戲行為
幼兒與其他幼兒一起玩,彼此在活動中,有互相借用遊戲材料的行為,及有語言的交談,但彼此談話的主題是獨立的,且沒有互相駕馭的現象或干涉,幼兒保有各自的興趣,並不屈服於團體的興趣。此行為多半發生在三歲半至四歲半之間。

第四層次:合作性遊戲行為
這是最高層次的社會性型態。幼兒在團體中彼此有共同的目標,如競爭性的目標,或有戲劇角色的安排、故事情節的討論等。而且,一個目標的達成,需靠團體中的幼兒彼此分工合作,及各自扮演不同角色去努力爭取。對幼兒來說,他會在這種型態的遊戲中,產生屬於或不屬於這個團體的感覺。此行為多半發生在四歲半以上。

認知性型態的遊戲行為層次
同一個遊戲行為,不僅可以看出,它屬於哪種層次的社會性型態遊戲,還可看出它在認知性型態上是怎樣層次的遊戲行為。

第一層次:功能性(機械性)遊戲行為
這種型態的遊戲,是指操作性或機械性的重複肌肉活動,如幼兒取出東西來又放進去、把沙裝滿又倒空等。

第二層次:建構性遊戲行為
這種型態的遊戲,包括了利用器材如:積木、沙、紙、繩子、黏土等,來創造一些東西。

第三層次:戲劇遊戲行為
幼兒運用創造性的表徵能力,製造一個可以反應大人真實世界的假裝情境,其中包括了角色扮演,如演爸爸、媽媽等,及象徵性轉換(想像轉換),如用棍子當成馬來騎、三角型積木當成梳子等。

第四層次:規則性遊戲行為
幼兒學習控制自己的行為,以遵循及認同共同制定的規則,如玩倫敦鐵橋塌下來、跳房子等,使遊戲能進行下去。

觀察孩子、瞭解孩子
觀察幼兒的遊戲行為時,常就「社會—認知」兩種遊戲型態混合來看,若將觀察所得填入格子式的表格中,那麼,觀察到的遊戲即稱為「蜂巢式遊戲型態」。

您可以同時記錄孩子的社會性及認知性二種型態的遊戲行為。例如,您家幼兒自己一人在玩扮家家,手抱著洋娃娃說:「乖,不要哭。」從社會性型態來說,一人在玩是單獨性遊戲行為,但從認知性型態來看,則是戲劇遊戲行為,所以可以用「單獨—戲劇」遊戲行為來作記錄。

如果這位幼兒與其他孩子一起玩扮家家,那社會、認知型態的遊戲行為層次更高了,例如,幼兒與一群同伴玩醫生、護士的遊戲,他扮演病患,這是很高的「合作—戲劇」遊戲行為的層次。因此,您的孩子喜歡在家或學校玩扮家家,其實是件可喜的事,這說明了他在團體中的適應狀況良好,因為在團體中分配角色時,需經過協調、認同、遵循及合作的過程,幼兒藉此漸漸學著與他人溝通意見、解決困難。
  
遊戲行為的發生是循序漸進的。好好地為幼兒佈置遊戲環境,多鼓勵幼兒遊戲,多提供適當的遊戲器材,幼兒便更有機會去發展更高層次的遊戲行為。 

※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

2孩子的感官探索——不是搗蛋,是學習!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孩子透過感官肢體探索周遭環境,建立起學習的重要通路,也就是說,他們必須藉由看到、聽到、觸摸到,甚至聞到、嘗到,才將這些感官所接收到的刺激,納入他的知識架構中。所以許多看起來像是在搗蛋的行為,其實是孩子正在學習暸解這個世界。


 

摳東西.丟東西
當孩子把東西往嘴巴塞的行為變少,他用手指的時間也越來越多。

從七、八個月開始,孩子非常喜歡丟東西,這樣大概會持續半年以上,不過因為技巧還不純熟,所以一開始可能只會往後丟,慢慢地才學會往前丟。九個月之後,孩子的動作越來越精確,會學著用手指來指東西、用拇指和食指撿東西,接著才是鬆手把東西放掉,這些動作對孩子來說,都是肢體發展上非常大的進步。

爸媽可以做些什麼?
建議你在選購玩具、餐具時,要購買幼兒專用的,才能避免摔壞。另外,沙包類的玩具,可以滿足孩子喜歡丟擲的欲望,有些還能提供視覺、觸覺和聽覺的刺激。你可以和孩子玩「手指謠」,或是「以手指物」的遊戲,像是問孩子「積木在哪裡?」、「小熊在哪裡?」;另外讓孩子試著用手指抓東西吃,也是不錯的練習。







抽衛生紙.倒出箱子裡的玩具
一歲前後,孩子對於「放進去、倒出來」的動作非常感興趣,所以很喜歡反覆把玩具從箱子整個倒出來、又丟回去。也是因為他對裡外空間概念還不是很瞭解,透過探索物體與容器的關係,來瞭解這樣的概念。

所以,你會發現孩子也很喜歡抽拉衛生紙,或是喜歡把小東西塞進沙發縫或是錄影機的洞裡,在這樣的遊戲之中,也讓孩子的操作能力更熟練了。

爸媽可以做些什麼?
當孩子把所有玩具從箱子裡倒出來,或是第一次抽出面紙,你驚訝的表情會讓他覺得自己完成了一件非常棒的事,所以他會繼續不停的倒、不停的抽。

收拾拉出來的面紙的確會有點麻煩,建議你可以把幾條絲巾綁起來,放入空的面紙盒裡讓孩子玩,也能達到一樣的遊戲效果;或是給孩子玩一些配對玩具(如:形狀套套桶),不但可以滿足孩子喜歡倒出來又放回去的欲望,遊戲之中還會學到大小、形狀或顏色的概念。









躲貓貓.捉迷藏
全世界的孩子都非常喜歡玩遮臉躲貓貓的遊戲。不見又出現的樂趣,總是讓他樂此不疲、百玩不厭,等到他再大一點,就開始喜歡玩捉迷藏,不管是找人或是找玩具,都是一種趣味。

更有趣的是,有些孩子會把窗簾後面或桌子下,當成他的秘密基地,把最喜歡的玩具都放在那裡,因為他覺得他看不到你,就等於你看不到他,所以他可以很安心地在他的秘密基地裡遊戲。

爸媽可以做些什麼?
你可以在孩子面前,把玩具用毛巾遮起來或是把球藏進你的衣服裡,你會發現,七個月大的孩子可能一下子就忘了這件事;但九個月之後,他就會拉開毛巾,找到被你藏的玩具了。這個能力稱之為「物體恆存概念」,表現出的行為看似簡單,但卻是解決問題的起點。

此外,你可以為孩子在家中闢一塊專屬的遊戲區,當作他的秘密基地,這樣他會玩得更開心,也會更有安全感。








很愛玩水
當你在幫孩子洗手、洗澡時,他都會趁機偷偷地玩一下水,享受水的涼爽感覺;你也可以觀察,如果桌上剛好有一小攤水時,他會不停用手在桌上抹來抹去,或是把水抹到自己手上,除了感受水的觸感之外,也很著迷於水的流動與形狀變化,當然還有玩水本身的樂趣。

爸媽可以做些什麼?
家裡的陽台也是很好的玩水場所,你可以為孩子添購一些玩水玩具,讓他可以玩得過癮,這樣他也比較不會排斥洗澡、洗頭。到了夏天,當然不要放棄任何有關水的活動,陽台、家裡附近的空地、海邊,都可以帶著孩子去玩水。

當孩子比較大了,你可以讓他在浴室負責清洗玩具的工作,除了可以順便感受玩水的樂趣與舒暢感,也能讓孩子幫忙做家事、建立責任感。








喜歡四處塗鴉
大部分的孩子,會在一到二歲時開始握筆畫畫,而開始的早晚,其實是要看爸爸媽媽什麼時候鼓勵孩子嘗試。

一旦孩子進入了畫畫的世界,就是開啟了無窮的創作靈感,會開始畫個不停。而到了二歲半,孩子已經可以畫出「蝌蚪人」(只有頭和手腳),而他也會觀察爸爸媽媽的行為,開始「假裝」寫字。

爸媽可以做些什麼?
幼兒喜歡盡情的亂塗亂畫,所以你可以購買幼兒專用較粗且不易斷裂的蠟筆,另外用月曆的背面或是把大張紙貼在整面牆上,則可以讓他不受侷限、盡情揮灑;而市面上專用的玻璃畫筆,可以讓孩子嘗試在不同地方畫畫,爸媽也很容易清理。

此時你要做的,並不是指導孩子怎麼畫,而是鼓勵孩子的創意,並且陪他一起畫。你會發現,孩子的觀察力與繪畫技巧將在不斷地練習中有明顯的進步。








 

3別小看孩子的扮演遊戲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小小孩會拿起積木放在耳邊假裝打電話,他們也喜歡餵玩偶吃東西、幫玩偶打針,有時坐在一張椅子上就假裝開起車來。這樣的遊戲對孩子的意義是什麼呢?

報導/黃美湄

很多爸媽都知道孩子很喜歡玩扮演遊戲,但並不清楚孩子在想什麼或學到什麼。維吉尼亞大學心理系的Dr. Angeline Lillard正是研究兒童扮演遊戲(pretend play)發展和早期扮演遊戲的表現與兒童各方面認知能力之間的關聯性的專家。

第七屆信誼幼兒發展研討會的演講中,Dr. Lillard用一張三個圈圈交錯的圖來解釋遊戲、扮演遊戲和虛構事物在孩子生活中的角色。她指出,孩子透過遊戲、扮演和虛構的情境,逐漸建立起新的行為和對真實世界的認知,同時也抒發他們的情緒,發揮想像力。

扮演遊戲具備4個重要特質
「扮演」是孩子非常喜愛的遊戲方式之一,從許多研究論點可看出以下4個特質:

●以舊經驗為基礎:玩扮演遊戲必須先有這方面的舊經驗,如:看過媽媽照顧小嬰兒或講電話、曾經跟著爸爸到加油站加油和洗車。

●透過模仿來表現:孩子在遊戲中模仿周遭人們的生活、動作、語言,如:學媽媽採買或炒菜、學醫生看病打針、模仿公車司機開車等。

●把經驗形成心像:孩子會把日常生活中的這些經驗,透過觀察、多次模仿,內化後儲存在他們的腦海中,轉化成為「心像」,然後在某個時刻重現出來,想像或假裝自己在做某件事。

●會出現表徵行為:在扮演遊戲中常使用一些物品象徵其他物品,如:以積木假裝是媽媽的手機、以棍子當成馬來假裝騎馬。

18個月大就會開始玩扮演遊戲
若要定義什麼是扮演遊戲,Dr. Lillard認為它涉及了6個面向,包括:1.心理表徵;2.比對真實;3.意圖:刻意做這件事情;4.覺察;5.純粹好玩,沒有目的;6.有行動。

有人問,是不是不玩扮演遊戲的孩子,長大以後會比較嚴肅?其實,大部分幼兒都會玩扮演遊戲,不過,每個孩子是不同的,並沒有研究顯示,喜歡扮演的孩子長大就是開心果,不喜歡玩就比較嚴肅。一般說來,18個月大會開始玩扮演遊戲,但70%不瞭解當別人扮演時是有心理表徵的,他們覺得扮演只是跟其他的動物或人有一樣的行為;直到8歲以後, 才比較能夠理解扮演的本質。Dr. Angeline Lillard的研究認為,11歲半以後才停止扮演;有些人甚至長大還會玩,也可能是另一種紓壓方式。

Dr. Lillard指出,孩子如果早一點玩扮演遊戲,他們在心智理論的測驗上會比較早通過,表現也比較好;比較沒有扮演的孩子,心智理論的發展比較慢。不過,如果從小讓哥哥、姊姊或是爸爸、媽媽跟小小孩多玩扮演遊戲,也許會讓小小孩比較早認識周遭世界。

爸媽是扮演遊戲中的重要角色
在研討會中,Dr. Lillard分享了一個有趣的實驗,很明顯看出媽媽的行為和寶寶的行為會相互影響。

實驗室裡,18個月的幼兒和媽媽一起真的吃點心2分鐘,假裝吃2分鐘,然後從聽心音、聽語調、看表情,用以區分什麼是真的、什麼是扮演的。媽媽並沒有事先被告知要怎麼做,而是自然表現。從實驗影片中,可以看到很多行為的變化。

媽媽表現 VS. 寶寶表現
扮演的時候,媽媽的表現 當媽媽表現更多行為,孩子的表現
笑得比較多、時間比較長
注視孩子的時間會比較長、目光接觸也多一些
動作比較大、倒得比較快、比較誇張、水壺提比較高
話比較多、講得比較快、「我們」用語較多、問題和命令句多
互動關係比較多、講話陰陽頓挫比較多
比較常微笑:
可以理解是扮演的孩子笑得多,也會假裝扮演,但這不是模仿
有假裝的目標:
孩子對物件會產生比較多連結,一個假裝的碗和一個真的碗,孩子2歲半就可以分辨哪一個是真的有麥片
較早通過假裝測試

從以上的反應中,爸媽想必已經能看到扮演遊戲的價值,領會如何跟自己的孩子玩扮演、學會觀察孩子的反應,同時自己也真心感受互動的樂趣。從現在起,請欣賞孩子的扮演,也多多和他一起遊戲吧!


※ 本文為第七屆信誼幼兒發展研討會報導

4孩子為什麼不一起玩?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大人們老是要孩子「玩具要二個人一起玩」,殊不知,孩子會不會「一起玩」可是跟發展大有關係﹗

大人常說︰兒童是在遊戲中學習。但是,大人卻不太留意孩子在玩什麼、怎麼玩,只要孩子能自己玩得很好,不吵大人,就阿彌陀佛了。其實,您可能因此錯過了孩子在遊戲中所展露出來的成長訊息呢。

一、平行遊戲
兩歲半的晴晴跟三歲的倩文是堂姊妹,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常常為了玩具而爭奪不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老在勸她們「玩具要兩個人一起玩」,可是言者諄諄,聽者邈邈,兩個娃兒還是沒有一天不為玩具而吵的。為什麼?因為此時她們尚處在「平行遊戲」的階段,還不會「一起玩」。

所謂「平行遊戲」,是指兩個孩子雖然玩的是同樣的活動,卻各玩各的,彼此沒有互動。比如:玩樂高,晴晴跟倩文也許各拼了一架飛機,卻各飛各的,既不是敵,也不是友。

二、有共同焦點的平行遊戲
也許兩個姊妹玩著玩著,有一天倩文突然對晴晴冒出一句︰「你看,我的飛機好大哦﹗」然後繼續她的飛行,而晴晴的反應也僅只是看了倩文的飛機一眼。

真的「只是」如此嗎?她們可是進入了「有共同焦點的平行遊戲」這個層次了呢。意思是說,在平行遊戲中,已經開始有了邀約、目光接觸這類的互動了,只是還沒有相關的交談產生。

三、簡單的社會遊戲
有一天,當兩個姊妹又自各在拼自己的飛機時,倩文突然指著一塊樂高說︰「拿給我。」而晴晴一聲不吭的隨手遞給了她。啊哈﹗她們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開始有了簡單的社會性遊戲,有談話,也有回應

四、互補式的遊戲
大概到了四歲半、五歲,有一天姊妹去溜滑梯,妹妹先溜下去,姊姊竟然在上面等著妹妹起來又去爬樓梯時才溜下去;如此動作反覆進行,角色輪換,共同完成「一起溜滑梯」的活動,讓活動得以持續下去,不過二人還是各玩各的,這就進入另一種遊戲層次——有共同目標的互補式遊戲。

五、互補且互惠的社會遊戲
孩子更大之後,就會出現前述兩種遊戲所合併出來的「互補且互惠的社會性遊戲」方式了。也就是說,兩姊妹這會兒才會「我們來拼一架大飛機」的一起玩了,而當晴晴拿一塊藍色的樂高要加上去,倩文也許會說︰「不對啦﹗要拿紅色的。」晴晴也依言換了塊紅色的。最後,一架兩人共同創作的飛機完成了,姊妹倆一起拿它來玩遊戲。

從此以後,當兩姊妹又為玩具爭吵時,大人才真的可以以「兩個人可以一起玩啊」來勸誡她們了。

※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