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蘭老師談教養

關於教養,洪蘭老師時常引用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其中一段話︰「樹木要長得好,必須『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築欲密,勿動勿慮,』順其天性。」希望孩子正直、長得好,也是要從小打好基礎、依據孩子的特質給予引導和規範,這比能力開發或才藝學習更重要。

洪蘭老師談教養

關於教養,洪蘭老師時常引用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其中一段話︰「樹木要長得好,必須『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築欲密,勿動勿慮,』順其天性。」希望孩子正直、長得好,也是要從小打好基礎、依據孩子的特質給予引導和規範,這比能力開發或才藝學習更重要。

1不要做討好孩子的父母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在孩子智慧開啟之前,父母必須擁有某種程度的權威才能教好孩子的習慣;當孩子可以講道理了,父母更要讓他明白做某件事會有的後果,傳承自己的經驗給孩子,而不是只想討好他。

文/洪蘭|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浮萍男孩》(Boys Adrift)和《棉花糖女孩》(Girls on the Edge)的作者,美國賓州大學家醫科醫生,也是賓州大學心理學博士的薩克斯(Leonard Sax),最近寫了一本書叫《Collapse of Parenting》。他認為美國現在在科學、創意、PISA(一個國際性的學生程度評比,我們台灣也有參加)各方面都顯著退步的原因之一是美國教養的文化改變了,以前的父母講話孩子要聽,現在父母放棄了他們教養孩子的責任和權力,改為做孩子的朋友和情人,孩子變得不尊敬父母,敢跟父母頂嘴互嗆。他認為這是不對的,因為沒有紀律的孩子無法學習,也無法跟別人競爭。

年紀愈小的孩子愈需要明確的規範
他說,對幼兒,父母不可以用商量的口氣跟孩子討價還價,而是要很明確的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他舉了一個例子:有一個媽媽帶了她發燒的6歲女兒來他的診所看診。他在檢查了孩子的耳朵,確定沒有中耳炎後,便跟孩子說:「現在我要看一下你的喉嚨。」就在他要拿壓舌板來看時,這個媽媽跟女兒說:「親愛的,醫生要看一下你的喉嚨,你說好不好呢?如果你讓他看,等一下我帶你去吃冰淇淋。」結果這個本來看耳朵都無事的小女孩,一聽,就立刻放聲大哭,說她不要給醫生看喉嚨。他說本來只要2秒便可解決的問題,被這母親一攪局,他花了好幾分鐘才安撫下孩子,而且這個母親把看病變成了賄賂,令他很不滿。

他觀察到現在父母不敢跟孩子說命令句,什麼都要商量,早上起床要問孩子:今天要穿紅色的,還是藍色的衣服?早餐要喝牛奶還是果汁?要吃煎餅還是吐司?他認為太多選擇對幼兒並不利,在孩子智慧開啟之前,父母必須擁有某種程度的權威才能教好孩子的習慣,而且人都是好逸惡勞,學好不容易,學壞很快,所以好習慣必須在父母的堅持下,慢慢養成。

給孩子正確的引導,才能養成好習慣
有父母認為用命令句會扼殺孩子的創造力。薩克斯醫生找了很多資料來證明這是迷思,美國創造力最強的時候是1945~1970年代,那時,美國在學術上、商業上、製造業上、通訊運輸各方面都領先全世界,而那時候年輕人成長的年代正是父母有絕對權威的年代,成功的條件不是聰明而是毅力,這些品格要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出來

他問:美國第一夫人米雪兒.歐巴馬健康食物的方案立意良好,但最後為什麼失敗呢?就是給了孩子選擇權。因為健康食物一般來說,沒有披薩、漢堡、薯條那麼吸引兒童,他說不應該讓孩子選,應該告訴孩子「這些食物對你好,你應該要吃。」吃飯時是父母瞭解孩子今天做了什麼事的最佳時刻,不應該允許孩子滑手機,也不應有電視和收音機在一旁喧鬧。孩子必須要吃父母準備的晚餐,若不吃,不可以妥協,不妨直接送孩子上床去睡,等他餓了,就什麼都好吃了(美國父母對不聽話的孩子,最常用的方式便是不給晚飯,直接上床睡覺)。他不認為餓一頓是虐待,上一代的美國人很多都是這樣學會好習慣的。

討好孩子,無法養成學習力和創造力
現在美國主流文化是嘻哈文化,學生普遍不尊重師長,薩克斯醫生很替美國的未來擔憂,他對現在父母處處討好孩子、學校裡的教育要變得酷、有趣,很不以為然。他說晚餐吃什麼父母決定,沒得商量;學校教什麼,老師決定,學生不可以鼓噪,因為創造力不是從天下掉下來,反而是孩子的知識愈廣、學習態度愈好的,愈會有創造力。當孩子說「別人都可以,為什麼我不可以」時,請父母說「因為你是我的孩子,你要聽我的,如果你想做別人的孩子,請去問他們願不願意收養你」。

他認為孩子五年級以後,可以講道理了,要請父母坐下來,跟孩子明白地講做這件事會有的後果,大人的經驗也必須傳承給孩子。

孩子好壞,在於父母是否參與他的生活
薩克斯醫生的這些話,在現在孩子生得少、每個人都是媽寶的文化中,有如暮鼓晨鐘,台灣也有很多老師覺得教不下去,因為現在的孩子也愈來愈不尊重父母和師長。

《顏氏家訓》說「教婦初來,教兒嬰孩」,習慣的養成是在幼年,正常的愛孩子並不會寵壞他,孩子行為的好壞不在管教的鬆和嚴,而是在有沒有參與他的生活、陪伴他一起長大。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我們想一想有則改之,無則勉之便好了。

※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

2有了安全感,孩子才能獨立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培養孩子獨立,要先想想孩子多大年紀、能不能聽得懂你的教誨、具備了哪些基本能力。放手讓孩子單飛之前,爸媽必須先確定孩子能飛。

文/洪蘭 台北醫學大學、中央大學講座教授  節錄自《情緒和品格》

最近連續發生幼兒從高樓墜下死亡的事件,起因都是大人不在家,孩子睡醒後,驚慌找人,不小心掉下去的。

被拋棄的恐懼,勝過危險警告
很多人看到孩子熟睡,不忍心叫醒帶著一起出門,心想:反正送老大去上學,一會兒就回來了,或是反正去巷口買個早餐、反正去銀行繳個錢……,就把孩子留在家中,以為把大門反鎖,他跑不出門,不會有事,結果孩子醒來,大聲呼喚而沒有人回答時,在一剎那之間,他是極端恐懼的,他以為被大人拋棄了(這不是杜撰,研究發現,「被拋棄」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最大的恐懼,我們常看到孩子被罰以後第一件事便是要確定父母還愛他,所以常看到哭得一臉鼻涕的孩子急著要親吻剛剛懲罰他的人,因為他要確定父母沒有不要他),因此他會全家搜尋,找不到人時,他一定會不管父母過去的警告,跑出陽台、開窗探頭……,悲劇就發生了。所以父母不管有多快會回來,都不可把孩子單獨一個人留在家裡,因為他心中被拋棄的恐懼比父母所告誡危險行為的恐懼還更大。

人不可低估機率,墨菲定律(Munpheys' law: 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是屢試不爽的,「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對父母來說,這「萬一」的代價太大了,絕對不可以賭一下。

父母及時回應,孩子才有安全感
很多人抱怨說他不知該怎麼帶孩子,每個長輩給的建議都不同。其實盡信書不如無書,每個孩子個性不同,只要把握住教養的原則,依情境變通,就不必擔心。例如:有位媽媽說,她剛會走路的孩子去試著爬樓梯,才爬三階便嗚嗚地叫了起來,因為他發現自己爬高了,心中害怕,又不知該如何倒退回來,便很自然地叫媽媽來幫忙。她剛要走過去,家中的長輩便一致撻伐她,不許她過去,說她會寵壞孩子,告誡她:「要讓孩子學獨立,讓他自己走下來。」「要讓他怕一次,以後才有自知之明,不會去做自己能力做不到的事。」

這位媽媽衡量了一下情況,便走過去,想去抱他下來。想不到,孩子一見母親來了,就在身後,便放膽繼續往上爬,一直爬到了二樓頂,站起來,高興的手舞足蹈,好像攻下了百岳,這位媽媽說很高興她作了對的選擇。

孩子需要安全感,常看到孩子全神貫注地在玩一個新玩具,但是嘴裡會三不五時的叫一聲:「媽!」只要母親應一聲:「幹什麼?」他甚至連頭都沒有抬,就繼續玩;但是叫了沒有回應時,再好玩的玩具這時都不要了,他會立刻爬起來,先大哭再尋母親。有時大人會又好氣又好笑,心想:你拚命叫,我懶得應;我就在廚房,你哭什麼!

放手之前,要確定孩子有能力向前
訓練孩子獨立,不是把他丟進社會看他能不能生存,沒有準備好就逼孩子上陣,是孔子說的「不教而殺謂之虐」。要訓練孩子獨立先要看孩子多大,他瞭解你說話的意思,能聽得懂教誨嗎?要放手讓孩子單飛之前,父母先要確定孩子能飛,不然豈不摔死孩子?

這位媽媽說,如果那天對孩子的求助相應不理,任他害怕地哭喊,以後孩子可能再也不敢爬樓梯,而且對父母會不信任。這一點其實是最大的代價。最近網路有個新名詞「BJ4」——不解釋,為什麼孩子會叫不應、不回答、不解釋呢?因為反正我講你也不懂,你只會批評、潑冷水,我就省點力氣,不講了。孩子對父母的不信任是青春期叛逆的開始。

對父母信任,孩子才會勇於挑戰
馬友友的母親說,她從來不曾因為馬友友大提琴拉得不好而打他。她說,打了他,他就對大提琴恐懼,就不喜歡碰琴,不喜歡練琴又怎麼可能成為大提琴家呢?

同理推之,我們希望孩子學習,卻常常使他對學習恐懼(例如:少一分,打一下),這豈不是與我們的目標背道而馳嗎?多年前,有位媽媽要訓練孩子獨立,讓她念小學三年級的孩子獨自搭公車去上學,結果孩子個子小,看不見公車窗外的景色,錯過了學校,他坐到了終點站,舉目無親,害怕地坐在街上放聲大哭,後來連續一個月晚上睡覺作惡夢。像這樣的獨立訓練,只會使孩子不敢去試新的東西,每天緊緊地黏在母親旁邊,反而更糟。

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父母給的東西孩子會毫不猶疑地吃下去,這種信任是宇宙最美好的感覺,千萬不要因為別人似是而非的話破壞了孩子對你的信任。

書籍簡介

情緒和品格

早期經驗,決定孩子的未來
情緒管理和品格教育看似老生常談,卻也是現代父母感到頭疼的問題。孩子動不動就鬧情緒、自理能力薄弱、待人接物不禮貌、無法遵守紀律……,這些問題在年幼時如果沒有適當引導,壞習慣一旦養成,想改變將是困難重重。洪蘭老師常引用一段話:「樹木要長得好,必須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築欲密,勿動勿慮,順其天性。」教養孩子,希望孩子正直、長得好,也是同樣的道理,0歲開始,就要打好基礎。

作者簡介    
洪蘭 
美國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現為台北醫學大學、中央大學講座教授、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年推廣閱讀,並針對台灣教育、社會問題提出精闢見解,藉著寫作、翻譯和演講,分享正確的腦科學知識及為人處事的道理。著作及譯作豐富,包含《遊戲與閱讀》、《啟動孩子的大腦》、《情緒和品格》(信誼出版)、《養男育女調不同》(遠流出版)、《請問洪蘭老師》(天下雜誌出版)等。

3爸媽溫馨陪伴,孩子愈受教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愈感受到父母的愛,孩子愈受教,而講故事是一個很好的方式。透過講故事,親子擁有共同做一件事的溫馨感覺,將成為支持孩子上進的力量。


文╱洪蘭|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最近四個妹妹回台省親,閒聊起來才發現,我們共同的童年回憶竟然都是睡在榻榻米上聽母親講西遊記的故事。

媽媽講古,滿足心靈生活
民國40年左右的台灣沒有電視,連收音機都很少,我們最大的娛樂就是聽老人家講古,夏天晚上去院子裡乘涼,冬天則窩在溫暖的被窩裡聽故事,聽完故事後,心滿意足,各自在心中繼續自己版本的續集。

那時雖然物質生活很差,但是心靈生活充實,現在回想起來,母親在忙完一天家事後還肯講故事給我們聽,真是不容易。

一舉一動,流露愛與期望
以前的父母從不把愛掛在嘴上,但是一舉一動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而這個愛與期望正是激勵我們上進,在我們跌倒時,使我們有勇氣再爬起來的動力。

看到現在的孩子與父母相處的情形常覺很難過,不知為何,他們把親子最美好的那一塊丟棄了,父母跟孩子講話都是催促、責罵、抱怨,「功課作完了沒有?」、「為什麼考的那麼差?」、「趕快去洗澡」、「趕快去睡覺」。

當父母抱怨孩子不聽話、講不聽、叫不動時,或許應該停下來檢討一下跟孩子的互動是不是出了問題,不要繼續用原來的模式讓問題加深。

與其說教,不如多說故事
父母最忌就是說教,所謂忠言逆耳,必須想別的方式讓道理進入孩子的心中。教孩子一定要趁早,早才會受教。講起來最好的方式就是講故事,尤其小小孩常要求一直重複唸同一本故事書,當故事情節深入孩子心中時,他也學會了在那個情境恰當的應對方式。

父母講故事不一定要照書講,自己可以編很多生活的經驗進去,孩子都喜歡知道父母在他們那個年齡時的行為,這種說故事法可以增加孩子的共鳴。我小時候台灣幾乎沒有任何童書,我父親給我們講的故事是左傳中的歷史故事,他有時用唸、有時用說,這都沒有關係,因為我們喜歡的是圍在父親身旁看他神采飛揚的樣子,故事懂多少不重要,我們要的是親子共處的時間。

親子相伴,共譜生命樂章
後來我父親病重,住在台大醫院,小妹心血來潮,唸《左傳》給父親聽,我注意到一開始,爸爸的表情很驚訝,他大概沒想到小妹過了40年還記得他當年講的故事,到後來他開始微笑,因為他看到小妹身上有他當年的影子,那個口氣就像爸給我們講了千百次故事時的口氣,我相信那天他很安慰。

生命是個圓,大人以前講故事給小孩聽,小孩大了,大人老了,現在小孩講故事給大人聽。假如我們沒有跟孩子有共同的經驗,共同的語言,共同的回憶時,我們怎麼期待孩子在我們年老時來陪伴我們呢?

現在的父母太忙了,忙著賺錢給孩子享用他們當年沒有的東西,他們忘了應該先給孩子他們曾經有過的東西。父母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受到他的愛,愈感受到父母愛的孩子愈受教,因為他不願讓父母傷心。

心靈困境,從閱讀找力量
前幾天報上有個小學二年級的男孩拖著一個跟他一樣大的行李箱離家出走,因為他覺得別人的媽媽都在家陪他們,而他媽媽要上班,不能陪他,他覺得媽媽不愛他,所以離家出走。

我們除了感嘆現在的小孩早熟,小學二年級就懂得收皮箱離家出走之外,心中也覺很不忍,因為這孩子渴望母愛,他太小,不了解單親的母親不上班衣食會無著落,對這種孩子,母親應該唸很多跟他一樣情況的故事給他聽,讓他了解很多人其實跟他一樣,看看別人又如何度過沒有母親在家的一天,最重要的是母親應該養成他閱讀的習慣,讓他從書中去找慰藉。

親子關係需要經營,講故事是一個很好的方式,透過故事教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透過故事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最主要透過故事,親子共同做一件事,這個感覺會在故事內容已經淡忘掉後,化成一股支持孩子上進的力量,因為他長長久久都感受父母陪伴的溫馨。
 
潛在學習 爸媽影響力大
潛在的學習又稱作無意間的學習,是孩子學習最主要的一種方式,也是父母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一個方式。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父母的為人處世經驗,內化成為他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個內在的觀念或看法表現在外時,就是我們所謂的態度、行為,也就是近年很紅的EQ——情緒智商。(摘自《0~3歲嬰幼兒發展研究彙編:情緒、氣質與親子關係》,信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