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新鮮人─入學前準備

發展心理學家形容六歲孩子是「鍾情而反抗」的年齡,既熱情、好奇,又固執、叛逆,兩極化的行為表現,顯示出孩子正邁入另一個學習獨立的階段。6歲的孩子即將進入正式的小學學制,意味著孩子必須更成熟,學習更多自律的能力。入學前該以那些準備和能力?爸媽又該如何陪伴孩子呢?

小一新鮮人─入學前準備

發展心理學家形容六歲孩子是「鍾情而反抗」的年齡,既熱情、好奇,又固執、叛逆,兩極化的行為表現,顯示出孩子正邁入另一個學習獨立的階段。6歲的孩子即將進入正式的小學學制,意味著孩子必須更成熟,學習更多自律的能力。入學前該以那些準備和能力?爸媽又該如何陪伴孩子呢?

1孩子要上小學了!爸媽可以怎麼幫助他適應呢?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家中孩子即將上小學,對爸爸媽媽和孩子來說都是一件大事,不僅孩子需要準備,爸爸媽媽也要做好準備,一起迎接這個成長學習的新里程。

幼小銜接計劃
90%的幼兒園已經很注重銜接教育,努力讓大班孩子認識小學生活的不同,大班之後的「幼小銜接計劃」,通常包含以下四大部分,除了會在幼兒園裡慢慢培養,爸媽也要用一致的態度與行動來關照、支持孩子。

1.團體適應,養成常規:
●培養孩子在團體討論時的專注力,至少能持續30~40分鐘。
●鼓勵孩子早睡早起,準時到校,如:收集早安貼紙或印章。
●實施班長制,輪流負責例行工作,如:撕月曆、澆花、搬點心籃、提醒排隊。
●在課程中學習分組、合作、規劃、執行。
●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工作。

2.學習能力,學傾聽與表達:
●聽:練習耐心聽人說話,能傾聽老師交待的事並正確轉達給爸媽。
●說:培養表達能力,如:說故事、上台分享、小組討論。
●讀:養成晨間默讀習慣5~10分鐘、親子定期借書共讀,語文角安排字典、注音圖卡、歌謠。
●寫:留意握筆姿勢、進行運筆遊戲、練習以備忘本記事。
●數學:從買賣遊戲學習數與量的對應和10以內的分解合成、玩棋類遊戲。

3.探索小學生活,預見新世界:
●參觀小學,去玩、看看上課、廁所、大操場。
●模擬小學教室,佈置出自己的「小學」,模擬上課方式,讓孩子熟悉一下。
●畢業生回園分享,大哥哥大姊姊回幼兒園說說他們在小學發生的事。

4.鼓勵自動自發,爸媽成推手:
●支持孩子早睡早起及吃早餐,養成定時作息好習慣。
●讓孩子每天自己準備及整理上學用品,如:背包、親子手冊、水壺。
●和孩子一起完成親子作業(不是代替他做喔!)。
●鼓勵孩子自己表達及回答事情,不要搶著替他說,過度照顧。

開學前的重點暖身
上小學前的最後一個暑假,爸媽可以為孩子做重點暖身。

1.園所長的貼心建議:
●認識小學附近的環境:不只參觀學校,還要認識學校周邊的路,試試看走不同的路能不能回到家。
●培養好體能:健康的孩子,適應能力也會強。暑假期間,適度地游泳、騎車、打球,或學一些新的運動技能,都能讓上學適應更愉快。
●準備學用品:帶孩子選書包、文具,佈置學習空間,作為迎接一年級的成長禮。甚至準備一張電話卡,教他如何使用學校的公共電話。
●調整好作息:不要以為趁著暑假再慵懶一下。孩子的習慣需要時間調整,讓孩子自己調鬧鐘,學習管理自己的睡覺和起床時間。
●練習應對和解決問題:爸媽不需要凡事提醒孩子「要上小學了」,只要把上學需要的能力融入日常學習,讓他有機會多表達想法和自己處理難題。

2.小一老師的貼心建議:
●準備實用工具:鉛筆盒以好用為主,外觀不必太炫或附玩樂配件、三角或六角形HB鉛筆較好抓握(15公分左右最好用)、字典以國語日報學生字典和新編國語日報辭典最好用;為孩子訂一份報紙,有助閱讀及日後寫作、剪貼資料。
●培養閱讀習慣:大量閱讀,會累積孩子的經驗與知識,學習新事物容易舉一反三,與舊經驗統整連結;親子一起閱讀,更可建立起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
●調整看電視的時間與內容:選擇有益的節目、約定時間,讓電視不成為家中的主要娛樂,可減少開學後貪看電視對做功課及睡眠時間的干擾。
●自理能力多演練:學習上蹲式廁所、使用公共飲水機,讓孩子熟練照顧自己、滿足自己需求的方法。
●學一樣才藝或運動:有運動習慣、體能好的孩子,容易贏得友伴的尊敬。有特殊專長的孩子,在群體中常能獲得表現的機會,能提升自信。

開學後,父母一定要做的事
●陪伴和傾聽:無論是課業學習、人際關係或生活事件,爸媽都要時時保持陪伴與傾聽的態度,讓孩子知道你對他的支持。上班媽媽雖然無法在孩子一放學就傾聽他的心聲,但可以藉由打電話、寫小備忘來傳達愛意。
●在家吃早餐:吃早餐對健康和學習都很重要。一早食慾未開,至少要先吃進營養的部分,如豆漿,再帶個小點心。趕時間的媽媽,不妨前一天買好土司、煎好蛋、洗好生菜水果,早上只要把材料夾在一起,就很美味營養,蔬果還可隨季節變化。
●提早上學去:不要總是趕最後一分鐘進教室,或甚至遲到。提早一點到學校,可以有時間和其他孩子交流,有益人際關係。上課前經過緩衝時間安定下來,也比較容易專心聽講。

※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

2上小學必備的五大生活能力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再過不久,小一新鮮人就要進入小學就讀,從此踏入正式的學程了,話句話說孩子必須具備更多新的能力,以適應團體生活的要求。小學與幼兒園有許多地方不相同,比如要穿制服、要寫作業、上課時間還不能亂跑……這麼多新規矩小新鮮人有辦法學會嗎?家長們又可以做什麼預備工作,來幫助孩子適應新環境,以及新的生活方式呢?

訓練孩子對交通安全的警覺性
如果孩子以後將走路上、下學,那麼便可以從教孩子認識每天上學的路線開始。除了提醒孩子行的安全之外,此時也是訓練孩子自己過馬路的好時機。爸媽在選擇練習上下學的路徑時,應將安全考量擺在第一位,勿帶孩子走暗巷或偏僻的捷徑。訓練孩子過馬路時,父母可以先示範在十字路口該如何停、聽、看,然後牽著孩子的手走一遍,最後再讓孩子自己判斷情況,若正確,便讓孩子牽著手過馬路;若判斷錯誤,家長除糾正外,還必須把理由說清楚。

提醒家長,在教導孩子辨識交通號誌時,只告訴他紅燈行、綠燈亮是不夠的。事實上,當號誌剛轉換時,反方向車道還不時會有車子衝出來,這是兒童上學最須注意的地方。不過,其實家長也不必過於擔心孩子過馬路的問題,因為每天上、下學的時段,在重要的十字路口,都會有導護老師和愛心家長來協助孩子們過馬路的。因此,教導孩子聽從導護老師和愛心家長的指揮,也是教孩子學會過馬路的重要訣竅之一。

雖然現在小一的孩子,有很多課後是由安親班或家長接送,不過上小學是訓練孩子過馬路的好時機,安親班或自己接送也會遇到過馬路的情形,除了提醒孩子行的安全之外,也有必要在此時開始訓練孩子對交通安全的警覺性。

學會處理自己的事情,養成責任
學會處理自己的事情是小一新鮮人要面對的挑戰之一,對小學生而言,重要的自理能力包括:自己穿衣服、收拾書包、整理書桌及文具等。父母常會對孩子說:「自己穿衣服!」、「把你的書桌整理乾淨!」但對孩子來說,大人這些籠統的口令,孩子往往僅能模糊的接收,而無法確實瞭解。以收拾書包為例,父母不妨先教孩子如何將書、文具分類,或示範給孩子看,讓孩子能有所遵循,進而養成好習慣。

此外,能不能分辨什麼東西是自己的,什麼東西是別人的,也是孩子要學會的。因此剛開學時,家長可以幫孩子將教科書或文具貼上標籤,避免孩子丟三落四的。責任感的養成,其實就在這些每日瑣事中,像是準時上學、完成功課、記得帶作業等,父母應讓孩子覺得那些都是自己份內的工作,既使沒有媽媽鬧鐘的耳提面命,孩子也能自我要求。

能夠清楚表達自己的需求與困難
小學新鮮人另一項很重要的自理能力是:會上廁所。家長可能覺得孩子的大小便訓練早已完成了,沒什麼好擔心的,然而事實上小學老師們卻經常遇到出現如廁問題的小朋友。家長可能很納悶,為什麼孩子在學校會憋尿甚至尿褲子呢?

仔細深究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發現原來是因為學校的廁所大多是蹲式的,或是擔心廁所不潔,孩子用慣了家裡乾淨的的坐式馬桶,到了學校還需要從新學習蹲式馬桶的使用,或克服怕髒的心理障礙。因此,父母不妨在開學前後,和孩子一起試用學校廁所,並避免對學校廁所有太多負向的評論。

有些孩子則是不敢表達或說不清楚自己的需求與困難,而造成尿褲子的問題。小學一堂課40分鐘,有些孩子因為下課玩瘋了,忘了去上廁所,到上課時才感覺到尿意,已經憋不住了。因此在開學前,父母便須告知孩子,若急著想上廁所,應告訴老師,並教導孩子如何清楚表達自己的狀況。此外上課時間,廁所人比較少,最好也請同學陪孩子一起去。若父母能提早發覺這些生活上的差異,先做好心理準備和及早訓練,便可以減少孩子適應不良的問題呢。

透過共讀和遊戲提升專注力
孩子的注意力問題,同樣困擾許多家有小一新鮮人的父母。由於上小學後,孩子每節課必須安靜坐上40分鐘,因此在開學前,家長可運用一些方法加長孩子的專注力。例如:給孩子一些有趣的讀物,像是自然、人文、生態或歷史漫畫書,均是不錯的素材。在進行時,爸媽可以陪孩子讀故事書20分鐘,再做親子對話遊戲20分鐘,或一起在電腦前看光碟、玩電腦遊戲、做趣味的科學實驗、拼圖遊戲等,都是提升專注力的好方法。孩子的學習需要大人的關心,如果家長能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全程參與,相信都有助孩子專注力的延長。

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早睡早起)
規律的作息,也可讓孩子每天精神飽足、注意力容易集中。上小學後的生活作息和幼稚園時大不相同,例如到校的時間較早、放學回家後還有家庭作業要完成等,家長可以從現在就開始慢慢調整孩子的作息。由於各校的時間表都不大相同,因此父母可以先瞭解學校規定的到校時間,再倒推出孩子每天應該起床和入睡的時間,並從現在就開始調整全家人的睡眠時間表。

充足的睡眠和營養有助於孩子的學習,因此除了要求孩子早睡早起之外,每天早上為孩子準備好營養早餐也是很重要的。家長需要依照起床梳洗、早餐所需的時間,來規劃每天的時間表,否則,當時間安排過於匆促時,必定會成為親子間起衝突的引爆點。

最後要提醒父母,孩子要上小學了,家長也需要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與心態,以身作則,並配合學校的教學,陪孩子一塊兒學習與成長。

【專題】小一新生入學準備全攻略
寶貝即將上小學,該準備什麼呢?信誼集結國小老師和教育專家的建議,從孩子的學習、生活及團體適應三大預備能力做起,幫助您陪伴孩子做好入學準備,快樂上小學!看專題

3入學前,先學會「遵守團體規範」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每年小一新生開學前,家長總會擔心,孩子去學校前,該準備好什麼?孩子需不需要上先修班?是不是要先學會ㄅㄆㄇ和英語自然發音?但是,有沒有家長想過,孩子是不是準備好「學規矩」了?

遵守團體規範,是學校團體生活的一項重要「能力」,許多孩子無法適應上小學,或者在學習上出現挫折,其實是在這些行為舉止規範、人際互動禮儀上,不能有適度的調整和拿捏。而這樣的能力,並非與生俱來,也不是時間到了自然就會的;孩子的心理和生活狀態,也需要爸媽幫忙「準備好」。

這個準備,一方面是社交基本能力上的累積儲存,一方面是能夠適切的預期即將面對的狀況與學習。

建立正向的社會經驗
上小學前,出現在孩子的生活裡的人不多也不複雜,他不必和許多人分享心愛的玩具,也不會注意自己是否造成眾人的不便。同時孩子在家中,通常是備受關注的,他無須太過-控制自己的一舉一動,也無須考慮太多其他人的處境和感受。因此,在團體中學習的種種條件、規範,對不曾面對相似經驗的-年幼孩子來說,將是另一種陌生的環境和約定。

除了在親子互動過程中,可以逐漸強調人我分際的重要,爸媽還可以透過家庭聚會、拜訪交誼、社區活動的參與,為孩子提供與人互動及溝通的機會,做好示範,也讓孩子練習面對必須遵守某些遊戲互動規則的情境,準備好、儲存些必要的社會技巧與能力,像是對想法差異的接受、對公共規則的遵守、對各式各樣人格特質的尊重、對自身行為的期許要求…。在爸媽的陪伴下,孩子可以安心的嘗試,這將有助於他建立正向的社會經驗。

預期小學生活學習情境
在正式入小學前,孩子也必須先對小學環境有所了解與期待。家長可以為你的孩子做好心理準備,其中包括:解釋老師和學生的角色差異、家裡學校環境的不同,他將會遇見什麼不同的人、將會面對什麼樣有趣的事或困難;這些教室裡的約定或規範將會如何讓大家一起開心地上課活動;也請別忘了告訴孩子:當他在新的環境裡學會一些很重要的規矩行為時,表示他又長大、更懂事了。

提醒爸媽,教孩子學會「遵守團體規範」並不是要求他乖乖聽話坐在教室裡,整天擔心自己是不是犯規越界。重點是──孩子是不是可以像學其他科目一樣,對「學規矩」有信心、有想法,而且對未來的小學生活有切實的期待。


【專題】小一新生入學準備全攻略
寶貝即將上小學,該準備什麼呢?信誼集結國小老師和教育專家的建議,從孩子的學習、生活及團體適應三大預備能力做起,幫助您陪伴孩子做好入學準備,快樂上小學!看專題
 

4克服開學前後的焦慮感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經過一個快樂的假期,該是孩子收心、準備開學的時候了。原本以為孩子面對新學期,會很期待可以快點跟朋友一起讀書、玩耍,可是他似乎一點也不開心,還變得暴躁、不安,這究竟是為什麼?爸媽又該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開學前後的焦慮呢?

對孩子而言,面對新學期的壓力,可能遠比和好朋友、好同學的期待要大得多,尤其又剛過了一個長假,在身心極度放鬆的狀態下,突然要面臨這種不確定的情況,難免一時難以調適。在觀察到孩子有這樣的情緒產生時,務必適時給予支持與鼓勵,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段開學前後的低潮期。

人的一生,本就會歷經許多改變,如何調適自己、克服壓力,是孩子的重要學習課題。像開學這種學習階段的變遷,其實正是孩子一個最好的成長機會。幫助孩子度過開學焦慮,可以試試看以下6個方法:

對孩子的焦慮抱持理解的態度
若孩子有一些情緒失控的行為,不要一下就破口大罵,也許這是對開學的焦慮所造成的。爸媽的理解對孩子很重要,想想自己小時候不是也有同樣的經驗嗎?

多給孩子一些正面的期待
引導孩子多想想上學的好處,給他多一點信心。學校裡有好玩的遊樂設施,而且還可以跟好多小朋友一起玩,這對孩子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幫孩子恢復平時的生活作息
在開學前一陣子,就要幫孩子慢慢調回原來的生活時間表,例如起床、洗澡、看電視、睡覺等,都要回復和開學時一樣的時間。當然,明明還不用上課卻得那麼早睡覺,孩子也許會有反彈,所以需要一段時間慢慢調整,改變太多或太快都會讓孩子難以適應。

多抽點時間和孩子聊天
聽孩子說為什麼不喜歡開學,讓他以傾訴的方式來紓緩內心的壓力。藉由親子間的溝通,鼓勵孩子在面臨改變時調適自己、勇敢面對挑戰。

鼓勵孩子跟以前的同學聯絡
如果有幼兒園同學在同間學校,雖然大家可能分在不同班級,但都還在同一個學校,可提醒孩子下課還是可以一起玩。讓孩子覺得學校並不是一個陌生的環境,一切都和以前一樣,只是多了更多朋友而已。

陪孩子上學途中,多和他說話  
讓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期待有趣的新環境。最後要以溫和而堅定的語氣對孩子說再見,時間不要太長。

※本文出自《家有小一新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