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意分享玩具和零食的大班孩子

我的大兒子已經大班了,他非常小氣,不僅不將玩具分給弟弟玩,有小朋友來家裡玩時,他也捨不得把零食分給別人吃。從小我就教他對人要大方一些,但他的表現常讓我非常生氣,我真是看不慣他這種吝嗇的行為,該如何教他才好呢?
「與人分享」是一種相當重要的社會技巧,在幼兒的學習裡,除了知識的教育外,社會行為及社交技巧的養成也是很重要的。

日常生活中,孩子常為了爭奪玩具或小東西,鬧得不可開交,或為了要「獨佔」某些事物,而表現出攻擊、霸道或吝嗇的行為。其實,孩子的這些行為,是由於社交技巧不純熟,但卻可能引起父母的不滿,在氣惱之餘,就容易以權威的方式,來解決衝突,例如:要求大的應該讓小的,或是直接強制分配。然而,如此一來,孩子非但不能從中學習到與人分享的技巧,反而學會了運用方法來強加佔有。

六歲以前的孩子都具有「自我中心」的心理特質,當他們在思考事物時,常是以自己為出發點,較不顧及別人的感受,這種特性,一直要到七歲左右才會漸漸被合作、群性能力所取代;而小氣、吝嗇的行為表現正是「自我中心」的典型反應。

因此,您兒子的行為表現是正常的,不必多加責怪,然而,他已上幼兒園,接受過群體生活的洗禮,應該多少學習到與友伴相處的基本禮節了,所以,當他表現出過分獨佔的行為時,父母還是有必要讓孩子體會及學習「分享」、「合作」的重要性。

小氣,是因為對事物的掌握具有慾望,因此,我們若能先尊重孩子的所有權,孩子的表現就能有所修正。以手足間的玩具糾紛來說,若能將玩具的所有權畫分清楚,並制定共玩時的基本規則,我們會發現,孩子不但能珍惜自己的物品,亦能瞭解尊重別人所有權的重要。

此外,孩子對所有物的處置方式,我們除了給予適當的尊重外,也可以教孩子一些常規或禮儀,以避免發生不必要的爭奪或尷尬情況,例如:把心愛的玩具收好、放高;讓孩子瞭解,在眾人面前獨食是不禮貌的行為。

最後,若父母期望孩子能學習到與人分享的經驗,當家中有小朋友來訪時,可事先準備好小禮物及點心,請孩子分發,感受與人分享的快樂,這才是逐漸修正孩子小氣行為的主要方法。

(以上問題由 信誼教養諮詢小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