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常說「你不喜歡我」是缺乏安全感嗎?


我女兒3歲半了,最近不知道從哪兒學來的,總喜歡哭喪著臉對我說:「你不喜歡我了!」而且,我還發現,她出現咬手指的現象,這是不是表示她缺乏安全感?
許多人為了考驗孩子對自己的愛意,常追著孩子問:「你喜歡爸爸,還是喜歡媽媽?」若是聽到預期的答案,總是喜上眉梢,否則,就會不斷逼問,期望能得到孩子的青睞。   

在這種「喜歡、不喜歡」的親子遊戲中,曾幾何時,孩子也學會運用類似的手法,來試探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或者做為尋求父母支援的訊號。   

因此,當孩子跟您說:「你不喜歡我」時,若不是單純的模仿因素(您可回想近來是否有人、或電視劇情中,喜歡刻意強調這句話),我們就應該特別注意這個訊息背後隱含的意義,尤其是您女兒又同時出現咬手指的現象,確實需要您特別留心她心中的感受或焦慮。   

這個年齡層幼兒的受挫經驗總不外乎來自下列四種狀況:手足間的衝突與競爭、父母與不同手足間的互動性、社會(學校)適應狀況,以及孩子與友伴間的相處情形。在這些互動關係中,若是有令孩子不悅的經驗,孩子常會用上述低調的情緒表達方式來訴說自己的感受。   

碰到這種情形,我們常喜歡用口頭安撫的方式來表明對孩子的關愛,甚至用否定式口吻消除孩子心中的疑慮,例如:告訴孩子:「亂說!爸爸媽媽最喜歡你了,你小的時候……」這種回應方式往往只能收到短暫的成效,過不了多久,孩子就會故態復萌。   

比較好的作法是,客觀檢視孩子近來的生活環境及人際互動關係是否出現困擾,並運用富同理心的溝通策略,設身處地去體會孩子可能有的感受,如此就能很快地進入幼兒的內心世界;在找出導致孩子情緒低落的原因之後,還需要陪伴孩子去學習解決問題的技巧及策略。當擾人的問題解決了,因情緒低落而伴隨出現的行為問題,如:咬手指,就可能減少了。   

咬手指固然可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但也是孩子缺乏學習動力的一種表徵,也就是當孩子缺乏適當的學習素材、乏人陪伴時,因無聊所產生的一種壞習慣。   

在行為養成的初期,父母若疏於糾正,很快地就會成為孩子的慣性反應。要糾正孩子這種壞毛病,其實並不容易,父母必須耐心以待,除了不斷灌輸清潔美觀的衛生概念外,還要採取制止的行動,看到孩子咬手指時,就不動聲色地將孩子的手移開,再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鼓勵孩子或陪著孩子一起去做其他令她感興趣的事。

相信經過您的努力,假以時日,您的孩子將會恢復活潑天真的特性。

(以上問題由 信誼教養諮詢小組回覆)